2009年2月28日晚,華銳風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華銳風電)與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華電集團)簽訂了200臺1.5兆瓦風電機組供貨合同,價值18億元。加上當時中廣核集團與一重集團簽訂的價值12億的CPR1000核島4個壓力容器和12個蒸發器大鍛件合同,成為國務院頒布實施《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后,中國裝備制造行業簽訂的第一個大單。
華銳的喜事還不止這一個,華銳風電生產的國內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一次性吊裝成功,而且3兆瓦機組也將在今年實現批量化生產和供貨。

華銳風電是個低調的企業,打開網頁幾乎鮮能找到媒體對它的的報道,只有簽單或者布局產業基地時逃不脫鎂光燈的華銳才會出現在大眾視野內。 “于無聲處聽驚雷”,華銳風電短短幾年光景搖身一變已成為中國風電裝備的“執牛耳者”,和東汽、金風科技鼎立于中國風電裝備領域,記者暗自思忖,是什么在給華銳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