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數據是,相對于風力條件比較好的東北三省,風資源并不太好的云南和上海等地,平均利用小時數卻達到2300小時以上,其中云南高達2555小時。
風資源最好的地區,棄風限電卻最嚴重。對此,能源局認為,“大量棄風限電暴露的是能源管理的問題”。
從通知公布的棄風限電情況和利用小時數據看,西北、東北和河北的“三北”地區棄風限電最為嚴重。
與此同時,對云南、寧夏、新疆和山西等省和自治區,要求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研究擬定消納方案。“要打破行政區域限制,擴大風能資源配置范圍。”秦海巖對本報表示,“截止到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核準和擬核準項目總容量達到了4800萬千瓦以上,即使2013年沒有新的擬核準項目,現有的規劃仍然可以支持未來3年年均1600萬千瓦的新增裝機。”
棄風根結
王明(化名)是甘肅省某地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負責人,他告訴本報,該市風電限電情況十分嚴重,轄區內60%左右的風電場的風機在“空轉”。
“現在我們這里已經并網的風電場,基本上都是五大電力公司投資的,他們主要通過集團層面溝通,拿到國家電網的并網許可,其他的投資主體的風電場,很難直接與國網溝通。”王明說。
他還告訴本報,隨著省市級的“十二五”規劃的出臺,其所在的市將擴大風電裝機規模。對此,他們特意在北京開了一場投資招商會,除了招商還安排行程與能源局接觸,希望能讓國家電網順利地將已經批準的、規劃內的風機并網。
“要從根本上解決風電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上網問題,必須改革電力體制,要確保電網方面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加強風電并網和消納工作的有關要求以及風電機組并網檢測協調會議紀要的各項規定,不得做出超出規定范圍的額外要求。”秦海巖說。
在項目核準和不達標項目的限制上,秦海巖建議,“對于核準項目,電網公司一定要按規定及時接納入網,不干預項目的正常運行,對于在規定時間內無故不開工的項目,應一律收回,并對該企業的新項目申請做出限制。”“現在的問題不是風電的發電比例過高,丹麥的風電消費超過了20%,電網依舊穩定。其實,能源局的通知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秦海巖對本報表示。
歐洲風能協會編寫的《歐洲大規模風電并網研究》公開指出,提高風電比例面臨障礙,不是因為風電的不穩定性,而是因為既不自由也不公平的電力市場存在的一系列障礙,再加上新技術威脅舊的思考和行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