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機組大功率化趨勢是科技進步的結果。”陶剛告訴記者,研究設計大功率風機的主要意義在于可以有效降低風機單元的單位發電成本,風電機組大型化目前已成為全球風電產業的共同趨勢。近年來,華銳風電在大型風電機組技術研發領域取得多項重大突破,2008年推出的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兆瓦風電機組,如今已實現批量生產并廣泛應用于各大風電項目;2010年推出國內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5兆瓦風電機組;2011年5月國內首臺6兆瓦風電機組在華銳風電順利出產,5兆瓦及6兆瓦風電機組的研制生產均為海上風電項目作出了經驗和技術的儲備;2012年,華銳風電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上海東海大橋二期項目一次性通過240小時預驗收考核;2012年9月,在上海臨港海上風電一期(10萬千瓦)示范項目招標中,華銳風電以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獨家捆綁華能、申能、上海綠能投標聯合體,一舉中標,是繼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風電項目后又一嶄新的“里程碑”,再次展現了該公司在海上風電方面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優勢。從3兆瓦、5兆瓦到6兆瓦風電機組的研發出產,華銳風電一直都是國內風電行業的引領者,據透露,由華銳風電完全自主研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0兆瓦風電機組的研發工作正在順利進行當中。
業界專家表示,“十二五”是中國海上風電打基礎的關鍵時期。中國應通過建設一批海上風電項目,爭取實現技術逐步成熟,管理逐步規范,政策逐步到位,為今后海上風電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國家一期海上風電特許權4個項目的重啟以及華銳風電、金風科技等風電行業企業的積極推動與創新努力,將極大促進我國海上風電技術進步和設備制造產業升級,為海上風電大規模開發建設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