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增發是否能給這家電力機械設備行業的龍頭企業帶來新的生機?中金公司分析師陳華認為,東方電氣本次發行完成后,公司資產負債率將從一季度的95%降至88%,有助于減低運營風險,但不可避免的將攤薄每股盈利16%。陳華認為,東方電氣訂單結構目前已持續改善,其中火電設備占一季度新訂單的41%,低于去年全年的45%;水電設備訂單占比則從去年的8%升至21%;核電與風電設備占比則分別為22%和14%。
根據東方電氣一季報顯示,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達72億元,每股收益0.36元,充分顯示東方電氣產業結構調整后帶來的變化。
對話東汽;
戰略轉身早已開始……
記者:東方電氣董事長王計曾說過,國家推出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為東汽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這樣的市場機遇表現在哪些方面?
東汽重建辦主任胡軍:國家推出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能源基礎設施占了相當大比重。將于年內開工的一系列核電站,共需10臺百萬千瓦機組;而在國家電網的建設計劃中,包括3100億元的大型水電、煤電、風電送出工程投資。這些都成了東汽新的市場機遇。
記者:今年一季度,東方電氣的火電新增訂單只有41%,低于去年全年的45%,對于東汽有何影響?
胡軍:2009年火電新增訂單會遇到壓力。2008年的火電訂單與2007年持平,大概為200多億元,而此前東汽每年都有20%的增長速度。不過,這對我們影響不大,一是因為火電已經高位運行了,本身需要結構性調整,需要向一些高效、節能、大容量的產品發展。二是東汽已經較早開始進行戰略轉型,包括核電、風電以及太陽能發電業務都在迅速發展。
記者:風電和核電,在東汽未來的產業結構中是一個什么樣的地位?
胡軍:相對于風電的優勢,核電也將成為新增訂單的一個支撐。我們的核電發展比較快;風力發電是一個支撐,國內風力發電增長速度比較快,我們的產量不斷在提高。預計風力發電的訂單增長20%~30%是沒有問題的。2008年東汽總共生產風電設備800臺,總產值達到72億,占去年東汽總產值的50%左右,其中國際訂單占了1/4。
記者:東汽在今年一季度完成發電設備產量643萬千瓦,工業總產值39.66億元,分別為去年同期的129%和161%,是否能透露一下二季度的目標任務量?
胡軍:二季度計劃是,完成產量846萬千瓦;計劃完成產值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