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馬車,飛馳在高速公路上。
這個畫面你想想都覺得哪里有點不對勁,特高壓輸送風電其實也是這么回事。如果把風電比作馬車,那特高壓就是條高速公路,這倆不是能搭配用的東西,但在中國卻好像不混搭都不行了。
錢鐘書曾說過:外國一切好東西,到中國沒有不走樣的。從風電來看,這好東西在中國還真不是原樣了。
中國風電裝機迅速增加始于2004年,到2009年,千瓦級的風電基地就已陸續開工。決策者們沉醉于“風電三峽”的功與名,而沒好好規劃這么多風電怎么用。去年中國風電棄風150億度,而這已經是明顯好轉后的數字。
現在為了彌補以前犯下的錯誤,又要再犯一個新的錯誤,那就是用特高壓送風電。
風電也好、光伏發電也好都是不穩定的電源,風停電息、云遮電斷。要保證這樣的電能得到很多的利用,需要找到與風電、光電特性匹配的用電方式。如果沒有,就得與規模匹配的火電打捆,這樣當風電、光電不給力時,火電能頂上去保證電網的穩定,這是風電外送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
這種看起來合理的解決方案,卻可能并不清潔。
火電是穩定電源,要想低煤耗運行,利用率就不能低于50%。而風電、光電說來就來,火電還必須得給這兩位爺讓路。這一讓,火電的利用率也就低了下來。當電網中風電、光電的比例過高,火電運行就不可能是高效的。結果就是:煤耗增加、污染物排放增加,清潔能源得不到清潔利用。不論當時推動上馬這些項目時是怎樣的愿景,這種利用方式都背離了人類發展清潔能源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