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國家能源局印發“十二五”第四批風電項目計劃。通知顯示,列入“十二五”第四批風電核準計劃的項目總裝機容量為2760萬千瓦。這一數據遠超市場預期,帶給行業明確信號,國家將繼續推動和大力支持風電發展。
國家能源局在今年2月召開的風電產業監測會議上進一步表明,今年將積極推動海上風電發展,并將對擬規劃建設的12條大氣污染防治輸電通道,開展風電消納論證,推動我國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令市場持續看好風電行業的發展。
4月7-9日召開的第十三屆世界風能大會上,國內外專家也對我國風電行業發展表達了積極樂觀的態度。
專家同時認為,目前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穩定發展仍需要配套保障政策大力支持,涉及并網消納、資金補貼、配額制等多個方面。
風電輸送方面,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易躍春透露,初步估計未來9條大氣污染防治輸電線路可兼顧“三北”地區風電輸送,風電規模約6000萬千瓦。
補貼政策方面,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主任任東明表示,現有價格調整、海上風電電價等可再生能源電價問題確實正在研究中,但海上風電電價政策出爐尚無時間表。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國家能源局已明確要求加快海上風電發展速度,電價政策是最關鍵的因素,對于電價政策出臺持樂觀態度。
“實施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度是保障可再生能源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項措施。”相關可再生能源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曾多次強調這一點,而去年下半年市場上也在盛傳國家能源局將發布《可再生能源配額考核辦法》。
即通過考核辦法強制要求發電企業承擔可再生能源發電義務,電網公司承擔購電義務,電力消費者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義務。在制度設計上,允許配額指標交易流轉,獲取交易收入。
任東明表示,最近一輪征求意見反饋內容顯示,各地區及單位均認為《考核辦法》的實施是及時和必要的,建議盡快修改完善后實施。不過也提出了不少建議,既有“責任主體”、“指標設定”和“交易機制”等與前幾輪征求意見過程中反饋的共性問題,還出現了“核算辦法”、“考核周期”和“配套措施”等新的情況。這意味著,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出爐仍需等待一段時間。
【相關閱讀】
風電公司年報好于預期 終端廠商率先回暖
華儀電氣一紙一季度凈利預增10倍的公告,令市場對風電行業回暖的預期進一步加強。據上證報數據資訊部統計,截至目前,風電行業21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0家發布2013年年報、6家發布業績預告,凈利潤同比增加的有6家,好于市場預期。數據顯示,直接面對應用終端的企業業績回暖最快,包括風電整機龍頭金風科技、風塔零部件制造兼有風電場運營的泰勝風能和天順風能。
企業普曬靚麗“成績單” 風電行業回暖進程加快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A股風電板塊20家公司中有13家發布2013年年報,其中5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盡管業績增長面并不大,但與2012年幾乎全線下滑的局面相比明顯改觀不少。
風電產業逐步走出低谷 2014年將迎幾項政策利好
2014年風電還將迎來幾項政策利好。據透露,新年肇始,國家能源局剛剛發出《關于做好海上風電建設的通知》,2014年能源局將選擇部分省份重點確定幾個海上風電投資項目。在海上風電因種種原因沉寂幾年后,2014年能源局將把做好海上風電建設工作視為全年重要工作之一。
新政力保新能源入網 風電項目建設有望提速
國家能源局日前正式印發《新建電源接入電網監管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為3年。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這為可再生新能源公平接入電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將有利于加快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電網接入,降低棄風棄光率,對風電等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今年或適時調整風電上網價格
國家發改委提出的《關于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表示,要繼續進行資源性產品等價格改革,將適時調整風電上網價格。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呼吁,可以對現行的風電上網電價做出合理調整,但不應將調低電價作為價改的終極目標。
風電企業謀版圖擴張 政策層面釋放新信號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表示,30年之后的中國將面臨無煤可挖、無油可采、無氣可開的局面。想要改變這樣的局面,惟一的辦法就是能源轉型。風電等清潔能源在未來20到30年將大力發展,風電企業應抓住這一機遇。
政策紅包密集發布 風電行業迎“第二春”
2014年,隨著并網政策、補貼政策的落實以及特高壓建設帶來的棄風問題的緩解,風電行業的復蘇已經基本上板上釘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