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的是,迄今哥倫比亞的風電裝機總量僅19.5兆瓦,理論上僅占到潛在風能發(fā)電能力的0.4%。這些發(fā)電量也只來自一個風電項目——Jepirachi。該項目是拉美第一個兆瓦級的風電廠,也是哥倫比亞首個連接到電網的風電廠。
2003年12月,公用事業(yè)Empresas Publicas de Medellin和德國恩德公司(Nordex)一同啟動了Jepirachi項目,在位于瓜希拉省半島腹地瓦伊族印第安人(Wayuu Indians)的領地,安裝了15臺風電機組。
眼下,哥倫比亞政府正考慮再投建幾個風電項目,其中包括在瓜希拉省的Ipapure建一座裝機200兆瓦風電場。
提了風能,肯定不能忽略太陽能。位于赤道地區(qū)的哥倫比亞,擁有充足的太陽光資源,日均輻射率每平方米4.5千瓦時,瓜希拉省也是哥倫比亞太陽光照射最充足的地區(qū),日均輻射率每平方米6千瓦時。
地熱能也值得開發(fā)。拉丁美洲能源組織(Latin American Energy Organization)指出,已經確定哥倫比亞3個地區(qū)擁有地熱發(fā)電的潛力。分別是西南部納里尼奧省(Narino Department)的阿蘇夫拉爾火山(Azufral),屬于安第斯山脈的一部分,最高點海拔高度4070米;同處該省的Cerro Negro-Tufino火山,以及博亞卡省(Boyacá Department)的派帕(Paipa)。
此外,生物質發(fā)電同樣潛力無限。目前,包括咖啡果肉和動物糞便等農業(yè)殘余物都被哥倫比亞作為發(fā)電原料,該國每年生物質發(fā)電能力約16吉瓦時,但不到當前總發(fā)電能力的0.1%。分別為農業(yè)殘留物11828兆瓦時/年;生物乙醇2640兆瓦時/年;生物柴油658兆瓦時/年;森林殘留物698兆瓦時/年;植物殘留物442兆瓦時/年。
不過,擁有良好的發(fā)電資源還不夠,所謂“好馬配好鞍”,基礎設施也要跟上發(fā)展步伐才行。哥倫比亞此前曾將基礎設施、礦業(yè)、農業(yè)和住房定為“增長的火車頭”,認為這些產業(yè)是國家長期發(fā)展的根基,故近年來該國為這些產業(yè)的投資大開方便之門。
去年底,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和智利五國在厄首都基多市簽署了區(qū)域電力聯網系統協議,旨在連接該5個國家的輸電網絡,更好地提供電力供應服務和尋求出口電力市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業(yè)內頗為期待哥倫比亞電力產業(yè)未來能夠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