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價是一個固定價,代表123.5億歐元的股權價值和114億歐元的企業價值,或是12.2倍的2013財年的EBIT(扣除利息、所得稅之前的利潤)。”阿爾斯通告訴記者。
如傳聞的那樣,GE還稱,持有阿爾斯通29%股份的非控股股東Bouygues S.A.(下稱“布依格集團”)支持這項交易。
布依格集團雖非控股股東,卻是阿爾斯通的最大股東。本世紀初,阿爾斯通一度陷入負債,是法國政府出資7.2億歐元收購了阿爾斯通21%的股份。2006年4月,法國政府又以20億美元的代價將阿爾斯通21%的股份出售給了布依格集團。正是在布依格集團控股期間的當年7月,阿爾斯通在巴黎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從危機嚴重時期的低價股重新回到了CAC40指數(被視為基準指數,僅由40只法國股票組成)行列,且公司所欠的債務幾乎全部清償完畢。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得到布依格集團的支持,或將為GE獲得阿爾斯通董事會的信任贏取了更多的籌碼和領先地位。
但《國際金融報》記者得到的信息是,阿爾斯通的回應中并未明確提及布依格集團是否支持GE。阿爾斯通的官方表態是“布依格集團承諾不會出售其股份直至該交易獲得批準”,并表示“將支持阿爾斯通董事會的建議”。
不過,在巴黎召開的共同記者會上,伊梅爾特和柏珂文都對交易“充滿了信心”。
背后算盤
除了大股東可能的支持,伊梅爾特的信心或來自阿爾斯通相關業務與GE較為互補。
“在熱電領域,阿爾斯通和GE在蒸汽輪機及燃氣輪機技術方面存在互補。阿爾斯通可以為合并后的實體注入電廠配套設施和交鑰匙項目的能力,從而提升其在電力領域的實力。”柏珂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風電領域,阿爾斯通的陸上風電業務規模較小,海上風電業務極具競爭力,GE則更專注陸上風電;水電領域,阿爾斯通是全球領軍企業,通用電氣業務不涉及這一領域;服務領域,阿爾斯通全面的產品組合很好地契合了通用電氣的全球業務布局。”
“在技術、運營和地域方面,阿爾斯通的業務是我們發電與電網業務的良好補充。”伊梅爾特也說,“公司認為,快速的合作性整合將提高供應鏈、服務基礎設施、業務范圍和新產品開發的效率。預計這些措施的整合效應到第五年可以實現超過12億美元的年度成本節約,并馬上為GE的股東創造更高的價值。”
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GE官方預計此次收購在“第一年即會增加收益”,到2016年,將增加0.08美元至0.10美元的每股收益。
互補的背后,兩家公司同樣有自己的“算盤”。能源專家林伯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稱,首先,通用或許進一步意識到,未來的市場格局中,能源產業絕對是能創造更多價值的區塊,進一步為GE的股東作出貢獻。就拿GE“耕耘”多年的中國市場來說,在治理霧霾、轉變能源消費結構的大背景下,必然會加快在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電、頁巖氣等領域的建設,這恰恰都是GE的強項和機遇。
在GE最新提供給《國際金融報》記者的信息中,伊梅爾特坦言,“發電與水處理是公司增長速度較快且利潤率較高的工業部門,也是GE未來的核心業務。同時,和GE一樣,阿爾斯通也是一家注重工程、創新和技術的公司。”
對于阿爾斯通來說,經歷了過去數年發電業務訂單額的下降及不斷調節公司的未來業績預期,他們也不得不將力量集中到一點。這個“點”就是交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