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專業技術管理,著力解決突出和共性問題。下發《防止發電主設備損壞事故通知》,及時發現處理寧德、運城4臺同類型汽機通流隱患;召開火電、風電、供熱專題會,研討解決突出問題,制定工作措施。
強化環保改造管理,確保工期質量滿足環保要求。編制《環保改造及外包工程管理安全檢查指導手冊》,對重點項目實施現場督辦,環保部責任書項目全部按時順利投產。
南京電廠1號機組加裝低溫省煤器,降低排煙溫度,提高機組循環效率。
四是成果推廣、深入研討,實現 “協同推進”。
對“優化運行”階段成果進行匯總,共152項,涉及“管理提升、電量優化、技術改造、設備治理、運行方式、燃料優化”各個方面,為基層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節能降耗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組織分子公司和基層企業就“優化運行”開展情況和經驗成果進行25次典型發言,在集團公司網站開辟“優化運行”專題報道,進行經驗和成果交流。
召開“優化運行”工作研討會,使大家對“優化運行”與安全生產、企業經營的關系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堅定了穩步推進、持之以恒開展“優化運行”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卓有成效:助力安全,提升效益
截至2014年4月份,集團公司“優化運行”工作開展已歷時20個月,確保了安全生產穩定,助力了集團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果。
——制度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制定完善制度98項,出版《火電廠煙氣脫硝系統安全質量管理手冊》專著一部。
——應急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有效應對“4.20”蘆山地震,沉著應對中石化青島“11.22”輸油管道爆炸特別重大事故。
——能耗指標持續改進。優化運行工作開展以來,累計節約標煤165萬噸,增加上網電量19.5億千瓦時,油耗減少1.2萬余噸;減少棄風增加上網電量16.4億千瓦時;發電廠用電率和發電油耗繼續保持五大發電集團領先水平。
——設備可靠性繼續保持領先水平。2012年度集團公司有13臺獲“金牌機組”稱號,占全國45臺獲獎機組的28.9%;2013年火電機組非計劃停運臺均減少0.02次/臺。“優化運行”工作開展以來累計完成73臺A級火電檢修機組,有59臺未發生非計劃事件,占88.8%;2013年7臺機組實現了連續在網運行,設備可靠性管理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合山發電公司實施磨煤機節能技術改造
——運行優化成效顯著。大機組電量比例進一步提升,電量煤耗優于容量累計拉動煤耗下降1.25克/千瓦時;2012年8月優化運行啟動后,取消32臺機組檢修,增發電量約22億千瓦時;2013年優化取消40臺火電機組檢修,增發電量約54億千瓦時;實施3個熱泵項目深度設計優化,節省投資約4800多萬元。累計實施23臺火電機組增容改造,增加裝機容量65萬千瓦,多增加計劃發電量約32億千瓦時。
——搶發電量、配煤摻燒效益明顯。“優化運行”工作開展以來,管理口徑累計超計劃電量68.5億千瓦時,電量轉移增效13.7億;摻燒經濟煤種9600多萬噸,節約成本33.9億元。
——爭取政策支持和資金補貼可觀。集團公司共有17個項目24臺機組獲能源局綜合升級改造批復,預期年節約標煤58萬噸;2012、2013年獲環保補貼數億元。
——圓滿完成環保工程改造任務。截至目前,脫硝機組容量完成6144萬千瓦,占比71.9%;累計接受省級以上環保檢查378次,沒發生環保通報事件。
深入思考:流程再造,創新改革
“優化運行”工作雖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與集團公司黨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流程再造、創新改革”的勇氣還不夠,由表及里把握深層次問題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為進一步貫徹和落實集團公司工作會和“優化運行”講話精神,推動“優化運行”工作進一步深入開展,還需要進一步理清思路,在“六個突出”方面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