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與北京炎熱的盛夏天氣一樣,法國大使館內的氣氛也異常熱烈,“科技法蘭西”幾乎云集了你能想到的一切法國高科技企業,當然還有很多你并不了解,但是卻很有生命力、很強悍的科技企業。這其中就包括在電站、電力設備與服務和環境管理系統領域排名世界第一的阿爾斯通。
中國是阿爾斯通展現技術的櫥窗
對于普通的人,阿爾斯通這個名字可能并不熟悉,但是,這家法國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在那個政治敏感時期,阿爾斯通向中國提供了首批電力機車和電傳動內燃機車,目前,阿爾斯通是世界第一大高速列車公司,提供軌道交通設備、交通運輸設施和信號裝置、維修設備和鐵路系統。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阿爾斯通深耕中國,并將這個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市場作為它充分展現技術的櫥窗。
查了一下公開資料,在2012年的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上,阿爾斯通位列第404位,并不算高。世界500強按照資產和銷售額規模來計算,很多全球知名的科技企業,在500強名單也并不是很高,比如微軟在100多位,比如戴爾,跌出了在最新一次的500強榜單。而他中國有兩家銀行和兩家能源企業剛剛上榜。
但是,在“2013年世界500強在華貢獻榜”的排名中,阿爾斯通位列第73位,比前一年上升了15名,排在它前面的法國公司總共有9家,名次從前往后低依次是施耐德電氣、歐萊雅、阿爾卡特朗訊、威立雅、賽諾菲、拉法基、米其林和道達爾。不難看出,阿爾斯通在中國的業務發展在其全球業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非常幸運,倉促之間,我還是約訪到了阿爾斯通中國總裁高巖。
法國是個神奇的國度,與“科技法蘭西”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大使館內落后的空調設施。沒有中央空調,法國政府也不愿意隨便花納稅人的錢來提高公務員的福利,以至于大使館內最氣派的會場悶熱難耐,會場旁擺著幾個柜式空調,但是在空曠的會場里,這點冷氣只是杯水車薪。會場贈送每位嘉賓一把扇子,拿著這把扇子我還調侃過施耐德電氣的人,問他們為什么不做做大使館的生意,改善一下空調系統,他聳聳肩,意思是大使館目前還沒有這個預算,想花納稅人的錢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能源業務優勢互補,GE購阿爾斯通是強強聯合
等到高巖來接受我采訪的時候,我們都已經汗流浹背。沒有多余的閑聊,我們直接進入主題。他是一個技術派,說話很直接。對于近期GE收購阿爾斯通能源技術一案,高巖并不避諱,他坦誠,阿爾斯通管理層在今年6月末已經接受了這個收購要約,接下來,就是雙方共同推動收購的進程。
“我個人理解,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阿爾斯通跟GE在能源領域的互補性非常強。”高巖解釋說,比如,阿爾斯通專注點在新能源方面,在海上風電領域技術非常領先,而GE在路上風電領域是世界領先的供應商。再比如,阿爾斯通在水電方面很擅長,是全球鋰電的技術引導者,而GE基本不做水電。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很多。把兩家公司在能源領域的技術業務產品放在一起比較,你會發現非常具有互補性。從這個角度來看,GE與阿爾斯通并購應該是一種強強結合,這是公司從市場、客戶角度做出的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合并后,在能源領域,阿爾斯通今后會更有競爭力,產品會更多樣,技術解決方案也會更先進、更完備。
對于是否會涉及反壟斷調查,高巖表示,公司董事會6月21日才正式對外宣布接受收購要約,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會跟各方溝通,跟股東溝通,跟相關政府機構,包括跟各國反壟斷機構的溝通,“因為,沒有這樣一些反壟斷審查的通過,沒有股東大會的同意,這樣一個交易是不可能做成的。”他表示,接下來,公司也會全力配合這樣一些反壟斷設計。
在高巖看來,接受反壟斷調查是一個必須要走的過場,但是高巖本人對阿爾斯通順利通過調查其實是很有信心的。他分析說,是否構成壟斷,首先要看并購是否會改變整個市場競爭的態勢和環境,是否會形成絕對壟斷地位,或者相對壟斷地位。“但是,阿爾斯通和GE之間的合作,更多是互補性增強。而不是說,我們本來就是風電的老大,他們再來一個風電的老大,兩個加起來是老大中的老大,不是這樣一個格局。”
阿爾斯通的新目標:與合作伙伴共同開發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