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了吳新雄在全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全文。文中明確提出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到2020年,我國風電裝機計劃將達到2億千瓦以上,風電價格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此言一出,業界的目光再度聚焦在風電的經濟性上來。而2013年,美國已創下了風電價格最低值。在歐洲,風電發展較早的丹麥,到2016年,風電也有望成為最廉價的發電形式。
首先,讓我們把目光鎖定在美國——這個裝機量僅次于我國的全球第二大風電大國上。美國能源部最新發布的《2013風電技術市場報告》顯示,2013年美國內陸地區風電價格達到歷史最低水平。該報告指出,在2009年實行風電購買協議以來,2013年的風電購買價格達到了最低點的25美元每兆瓦時。這個價格甚至可以同美國天然氣發電的價格競爭。而近些年來,美國的天然氣價格一直徘徊在歷史最低點偏上,可見美國風電價格的低廉。
同時,美國風電場的單位投資成本也在不斷下降。自2008年以來,美國的風機市場價格也下跌了約20%到35%,2013年美國的風機價格在每千瓦950美元到1300美元之間。據美國能源部統計,2012年美國風機的平均價格是每千瓦1140美元。
《2013風電技術市場報告》稱,風機價格下降主要得益于技術進步和風機質量的不斷提高。風機價格下降也壓低了風電場的總體建設成本。2012年,美國風電場平均單位投資成本194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幾乎沒有棄風,風電年利用小時數很高。據美國能源部統計,2012年美國平均棄風率僅為2.7%。據統計,2000年至2005年期間,美國風電場平均風電容量系數是30.3%;2006年至2012年期間,美國風電場平均容量系數提高到了32.1%。許多新建風電場的年利用小時數都在3000以上,相比之下,2013年中國風電平均年利用小時數僅為2074。美國風電的年發電利用小時數比中國高45%以上。
在歐洲國家丹麥,風電更是被寄予厚望。近日,丹麥政府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到2016年新一批新建設風電項目完工后,該國的風電價格將是煤電和天然氣發電價格的一半。屆時,陸上風電將成為丹麥最廉價的發電形式。
丹麥能源、氣候和建筑部長拉斯穆斯·彼得森表示,當前,風電在丹麥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這取決于風電行業、政策研究者、甚至是政治家們的支持和努力。丹麥希望在2050年擺脫化石能源。當前,風電占到丹麥電力總量的2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