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4年,《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下稱《目錄》)在2014年8月20日公布。這份自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文件,意味著新一輪西部開發方向的確立。
早在2010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曾印發《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要求國家發改委編制《目錄》,以對接西部地區的財稅優惠政策及投資保障思路。
希望《目錄》盡快出臺的呼聲從未間斷。中國社會科學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后凱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一方面,這是西部12個省區市與中央“討價還價”的結果;另一方面,十幾年西部開發所積累的嚴重問題,必須經此進行調整和解決,所以“格外慎重”。
新增的鼓勵類產業中,新疆為40項,青海及西藏分別為25項和13項,其余10省區市均在30項以上。而《目錄》公布至今,短短一月,西部地區的產業結構和投資環境,已開始悄然改變。
輸血新型能源
2014年8月,大唐國際發電有限公司發布財務中報,披露其煤化工項目虧損額達13.67億元,旗下三大重要煤化工項目至今均未投入運營,導致資產負債率高達84.69%。與此同時,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同期中報則顯示,其新能源產品及集成工程營收達30億元,同比增長169.85%。除全國規模第一的EPC太陽能光伏產業正向BT轉型外,同時涉足風電EPC/BT項目。
同為能源類企業,央企大唐國際與民企特變電工,均重點投資西部。
大唐發電的三大煤化工項目中,兩大項目位于內蒙古且均為西部開發重點工程。特變電工則長期扎根新疆,輻射全國。正因如此,《目錄》所傳達的西部開發產業導向,在兩家企業的投資成果及戰略調整上,反映得格外明顯。
據《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國家對《目錄》內設在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將區別于現行25%的法定稅率,只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而相關企業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所得,可享受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