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來,跨國婚姻還是很難的。“單身比較容易,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論壇中秦海巖不失風趣。
不過,就算外資風機制造商被邊緣,論壇現場,維斯塔斯及歌美颯都表示將繼續留在中國市場,不會退出。另外,雖然現在外資整機廠商風光不再,但不能否認他們是中國風電的開拓者、布道者,“讓中國知道什么是風電,中國風電的發展,離不開外資企業的進入和支持”,串場間秦海巖補充到。
風機行業的金庸人物譜
同樣是分蛋糕,外資比重縮小,必然是本土風電企業的增長。
來自2013年中國風電裝機數據,龍頭金風占科技比23.31%,老二國電聯合動力份額達9.25%。明陽風電 7.99%,遠景能源 7.01%。
各方群雄“瓜分天下”,你爭我搶,我有我的九陽真經,你有你的六脈神劍。其實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就像每個人,性格迥異。
秦海巖把金風比作張三豐,自始至終矢志不渝,一直走下去。確實,金風是中國風電整機制造企業中最早的上市公司,而且是把風電當作長跑來做。
金風科技總裁王海波透露了這兩年金風所碰到的困惑。“第一,還是覺得風電行業在生產、制造和交付的過程中,與很多傳統行業相比,尤其汽車行業來比差距極大。金風也在挑戰這件事情,來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再一個困難,市場需求變幻,一會在北面,一會在南面,如何讓零部件的質量穩定下來。”
國電聯合動力給外界的印象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難處,光靠拼爹也不一定好辦,自己沒有好的身板也不成”,主持人如是評價。看來,國電雖出身豪門,有點像段譽,但是六脈神劍能不能練出來,仍需努力。
國電聯合動力總經理褚景春作出解釋。初期階段有國電集團的支持及產能方面的因素,內部供給集團,這是一個必然。“但作為一個市場化的企業,面向海內外是聯合動力的必然選擇。到今年,我們系統內的供給占六成,系統外供給占四成。”今年聯合動力應該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一倍的出貨量。如此看來,“‘我爹’的市場份額,基本上占住了,下一步‘爹’之外的我也要拼了,所以在座的小心了”,秦海巖幽默打趣。
明陽風電在國內是為數不多的民營風電企業之一,是本土最大的非國有、非國資控股的風機制造商。早在2010年就敲響了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鐘。敢想敢做,善于抓住一切機會,“有點像黃蓉”。會上,明陽風電首席技術官張啟應分享了明陽對當前行業的看法。“首先是資源越來越稀缺,好的風資源已經被搶占,資源上挑戰越來越多;第二,國家政策的不確定性。海上電價之前說8毛5,后來7毛5;下一個,我們和開發商之間為出質保的問題討論來討論去。大家對工作的流程和質量沒有達成一致,在機制和質量上沒有形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