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低電價時代依然保持可持續的風能發展,這是明陽的擔憂。
風能是不是也能走出一條摩爾曲線?遠景能源總經理張雷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拿太陽能行業做類比,“1970年一瓦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是100美元,2008成本驟降至6美元,2013年0.6美元。如果再過5年,太陽能電池板再降90%,能源格局怎么樣?這是典型的摩爾定律,我們在計算領域,消費電子產品都在走這么一條曲線。與此同時,大家不要忘記,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儲能電池,它的成本在往下走。到時候,配上很低成本的太陽能電池板及儲能電池,每一個工商業企業將會自己自足,如此國家會怎么想?是不是還有必要讓你們搞風電?還會不會在海上這么搞?這是遠景的憂慮。”
所以遠景做得很另類,做智能風機、能源互聯網,很多時候顛覆行業傳統思維,“做風機要像特斯拉做汽車一樣”。不囿于江湖傳統,遠景“叛逆”如楊過。
還別說,遙看風電整機江湖,各方大俠真有點金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