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投資策略報告會12月12日在蘇州舉行,東吳證券高人元:風電行業回暖未來空間廣闊。
以下為文字實錄:
我國能源戰略力促新能源發展,力推電力體制改革:我國經濟持續多年快速增長,國力提升的背后積累了嚴重的能源和環境問題。調整能源結構,緩解發展與能源和環境的矛盾成為未來我國能源發展的重中之重。連續出臺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都強調了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比15%的目標,并將電力體制改革、電網配套作為完成這一目標的重要保障措施。
電力行業變局下的投資機會:電力體制改革自2002年起,完成廠網分離后止步不前,2014年,電力體制改革再次提上政府工作日程,改革意見也在深入討論中。以目前透露出的改革內容來看,最大亮點在于放開大用戶直購電以及在配售側引入競爭,雖然僅放開配電和售電的增量部分,存量資產依然歸現在的電網公司所有,但足以對產業鏈上的利益分割產生重大影響。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已經確立,新的盈利模式將對電力產業鏈上的利益進行重新分割。從長遠來看,配售側引入競爭必然會推動電價的市場化,打破電網公司的壟斷利益。從短期來看,增量改革的方式可能會引發政策正式推出之前電網在配網投資的“搶裝行情”。輸變電網絡具有自然壟斷性,從電改的方向判斷,輸變電網絡不會受到影響,而且我國的能源稟賦和分布需要強大的輸變電網絡,新能源大規模發展需要強大電網的支撐。尤其是2013年席卷全國的霧霾徹底結束了對特高壓經濟性和安全性的爭辯,國家正式放行特高壓建設,因此,特高壓是明年電網投資確定性最強的領域。
風電行業回暖延續,未來空間廣闊:經過對風電消納問題的專項治理以及補貼發放情況的改善,風電運營的投資收益明顯好轉,市場逐漸回暖并向上傳導,設備制造商的經營情況持續向好。我們判斷,在環境治理壓力和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針不變的情況下,風電行業會持續向好。同時,正在緊鑼密鼓部署的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是發展新能源的重要步驟,提高電網對新能源的接納能力將會為新能源發展打開更大的空間。
光伏搶裝后的平淡不改長期趨勢:2014年光伏宏偉裝機目標下的平淡裝機量大大低于市場的預期,我們認為2013年補貼下調前的“搶裝”透支了一部分市場,地面電站執行層面的障礙和分布式電站政策力度不夠是導致裝機量低于預期的主要原因。國家對支持光伏發展的方向是肯定的,我們期待后續政策的跟進推動裝機量提升。
核電再啟征程:2014年國家領導人在多個場合重申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發展核電的方針,表示會重新啟動核電新項目審批。《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中明確提及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問世標志著我國核電技術路線的確立,近期恢復核電審批將是大概率事件,我國核電建設將重回高速增長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