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離岸風場統計公司 4C Offshore 表示(January 2015),全世界最好的前 18 個離岸風場當中,有 16 個在臺灣海峽,2 個在南中國海。其中 9 個離岸風場屬于臺灣的領海,平均風速約 11.94 – 12.02 m/s,略輸給中國的 12.04 – 12.11 m/s。后面名次較佳的英國風場,平均風速在 11.21 – 11.91 m/s。臺灣海峽得天獨厚的“狹管效應”威力勝于歐洲的“西風帶”。
全球排名前 13 名(總數 18 個)的離岸風電場,幾乎都在臺灣海峽(Source:4coffshore)
低估核能的實際成本
偏好核能的朋友們第二個誤解是認為美國的核電具備低成本的優勢,批判再生能源高額的補助。事實上,IRENA 與 US EIA 的資料明顯指出傳統能源當中,核電也獲得龐大的政府補助(每年約 7-9 億元美金),核電的低成本只是一個假象。
美國政府每年補助核電的金額非常龐大,核電的低成本只是假象
IRENA 的“Remap 2030 情境”,認為 2030 年的時候,美國陸上風電的成本為 US$50-60 元 /MWh (1MWh=1,000 度電),離岸風電為 US$95-120/MWh,屋頂太陽光電 US$85-100/MWh,電力級太陽光電 US$45-55/MWh,核能發電為 US$90/MWh。這個預測清楚地告訴我們,核能發電的低成本優勢即將成為過去式,成本低廉的綠色電價在美國即將實現。
IRENA 也預測 2030 年美國的核電發電量剩下 707 TWh/y,低于 2010 年的 806 TWh/y。設備容量剩下 96GW,低于 2010 年的 102GW。美國核電衰退無誤。美國政府與 GE 擁抱風力發電的趨勢非常明顯,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