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天順風能在新疆哈密的300MW風電場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標志公司布局已久從傳統風塔制造商向新能源運營商轉型的“二次創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而這一天也恰好是天順風能成立十周年。
“第一個十年,公司從國際風塔業務起家,一路走到風塔細分行業的龍頭,現已成為擁有16家成員企業的國際化公司,資產規模增長近20倍。下一個十年,公司將通過推動以新能源為核心主業的多元化發展格局,力爭資產規模再增長20倍,成為新能源行業的風能巨人。”天順風能的董秘鄭康生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梳理相關資料發現,從投建海上風塔,到收購宣力節能環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宣力控股”)全部股權,再到設立投融資平臺,天順風能去年開始頻繁布局多元化發展戰略。鄭康生表示,未來公司將以風電為核心主業,著力打造風塔及零部件、新能源開發運營、投融資三大業務板塊。
哈密風電場開工
預計年內實現并網
3月28日,宣力控股位于新疆哈密的300MW風電場核準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預計年內可以實現并網。公司風電場運營業務架構搭建初步完成。
除此之外,鄭康生透露,宣力控股還有多個新能源項目處于前期階段,而戰略合作方北京宣力在風場開發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公司有望加速實現“在3~5年內完成至少2GW新能源權益裝機規模”的發展目標。
投融資平臺
5年后投資規模達10億
除了進軍新能源運營領域外,天順風能還將投融資也作為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業務板塊。
記者獨家獲悉,對于這一板塊的規劃,“公司將重點考慮投資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興產業,按照規劃,未來5年投資規模將達到10億元,為公司貢獻20%以上業績”。
天順風能于2月7日公告,全資子公司天利投資與常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2億元設立合資公司中聯利拓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天利投資出資1.5億元占中聯利拓75%股權。中聯利拓的主營業務主要分為融資租賃業務和商業保理業務兩大類。
鄭康生告訴記者,“設立投融資平臺是公司多元化業務發展戰略在金融服務領域的戰略實施和拓展,也有利于公司開拓新銷售模式,此外還可以作為公司發現和聯系市場的觸角。”
海上風塔業務
未來幾年有望持續放量
天順風能內部將2014年作為公司海上風塔業務的元年,這一年,公司投資7.2億元的海上風塔生產基地建成投產。
相比于陸上風塔,海上風塔由于需要經受海浪、潮汐、大溫差等多種自然因素的考驗且不易維修,因此對技術和質量有更高的要求,風電運營商或整機廠商對海上風塔供應商的認證要求也更嚴格。
對于選擇進入高壁壘海上風塔業務原因,天順風能海上風塔項目的負責人表示,“海上風塔是今后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雖然進入門檻高,但進入后由于更換供應商的高風險,客戶會對供應商產生較強的粘性;此外,公司的風塔業務主要面向國際市場,海運的成本更低”。據上述負責人介紹,“公司的海上風塔先面向國際市場,與國際客戶共同研制生產,待技術、經驗成熟后,再為國內市場服務”。
“目前,海上風塔項目的關鍵技術和工藝難關已經全部解決,公司已與Siemens、Vestas、日立等客戶在海上風塔領域開展合作,Vestas目前全球最大的8MW海上風塔項目也即將在公司投入研制投產。”鄭康生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