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上來講,不能只搞特高壓直流,也需要交流。交流有兩個功能,一是送電,二是成網;直流只有一個功能,就是送電。就像高速公路一樣,高速公路本身也具有很大的運輸能力,但本身可以成網,四通八達的可上可下,它非常靈活。比如從北京到上海,沿途會經過天津、濟南,可上可下,交流可以做到這一點,可以兼顧沿途。它可以成網,我們講電網,指的就是交流,交流是成網的。嚴格來講,直流是成不了網,它是點對點的輸送。交流這么好,又能送電,又能成網,那我干脆只搞交流,不搞直流。但是,直流優勢就在于遠距離,大規模,滿足點對點的這種輸送需要上,具有很強經濟性的,并且距離越遠的,它的經濟性越好。”
通常而言,在直流線路的兩端,分別裝有換流站,造價極其昂貴。所以直流的換流站,比交流的變電站要貴得多,所以當距離短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直流就不合算了。
當超過一定距離之后,直流比交流是具有一定優點的。“新疆電外送距離達到2000公里以上,我們就選擇直流,因為直流比交流經濟上有優勢。而在我們負荷中心,1000公里到1500公里,這樣一個距離內,我們就選擇特高壓交流。像兩交兩直的批復里面,蒙西到山東,蒙西到天津,都是六百多公里,用直流就不劃算,用交流才劃算。在這種距離下,它比直流有經濟性,也能解決經濟性的問題。”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直流、交流特高壓線路將實現同步發展。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提供給《能源》雜志的規劃,到2015年建成“兩縱兩橫”特高壓網架和7回特高壓直流工程;到2020年建成“五縱五橫”網架和27回特高壓直流工程,聯接各類大型能源基地與主要負荷中心,跨區輸電能力4.5億千瓦,保證5.5億千瓦清潔能源送出和消納。屆時,東中部地區受入電力流達到3.5億千瓦,每年輸送電量1.9萬億千瓦時。
在歐陽昌裕看來,“十三五”期間,電網應該加強兩個終端建設,使得跨區、跨省輸電能力大幅度能力,平衡好建設節奏與解決電源存量以及增量輸送問題。
而隨著“十三五”的臨近,一直缺失的電網規劃在緊張的制定當中。特別是從去年以來,電力增速逐漸放緩,出現了電力供需基本寬容的狀況,提高電力資產利用率是當務之急。如何統籌協調電源和電網建設成為了考驗規劃制定者們的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