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米長的白色葉片在藍天白云下緩緩轉動,方圓幾十公里的戈壁灘上200馀臺颱風電機組綿延不絕……這是位于酒泉所轄玉門市的甘肅潔源風力發電場。享有“世界風庫”、“陸上三峽”之稱的河西走廊,站在新能源發展的“風口”,面對世界性的“棄風限電”難題,當地正展開行動,旨在持續為國家電網輸送相當比例的清潔能源。
數十米長的白色葉片在藍天白云下緩緩轉動,方圓幾十公里的戈壁灘上200馀臺颱風電機組綿延不絕……這是位于酒泉所轄玉門市的甘肅潔源風力發電場。享有“世界風庫”、“陸上三峽”之稱的河西走廊,站在新能源發展的“風口”,面對世界性的“棄風限電”難題,當地正展開行動,旨在持續為國家電網輸送相當比例的清潔能源。
風力發電已成為中國新能源開發較為成熟的領域,甘肅則是中國風力資源豐富的省份之一,風電裝機大多分布在河西地區。
2009年,甘肅省委省政府拉開了建設河西風電走廊、再造西部“陸上三峽”的帷幕,致力于打造隴東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製造兩大新基地,緩解華北、華東地區用電緊張的問題。
隴光伏發電全國第一
至2015年6月,甘肅全省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142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78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一。風光電裝機容量已佔到全省電力裝機總容量的39%,居全國省級電網首位。
“風電”這種新興的新型能源,卻面臨普遍的難題─“棄風限電”。“棄風限電”是指在風電發展初期,在風機運行正常的情況下,因電網接納能力不足、風電場建設工期不匹配和風電不穩定等自身特點導致的部分風電場風機暫停運作,造成風資源浪費的現象。據《中國能源報》報道,7月下旬,甘肅部分風電場就遭遇大風天氣零出力的尷尬。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棄風電量17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01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15.2%,同比上升6.8個百分點,創3年來同期新高。國家能源局表示,上半年甘肅棄風電量31億千瓦時、棄風率31%。
企業呼吁完善電網
潔源風力發電場90%的電外送至中東部地區,場內也能看到部分暫停運行的風電機組。
面對這一難題,宋萌表示政府與企業正在做出相應的努力。因為甘肅的地域特殊性,風電場所採集到的風電大多需要輸送出去加以利用,而面對配套電網缺失的現狀,許多企業正向政府爭取鋪設更加完善的電網,國家也將這一提議列入計劃中。
6月3日,從酒泉到湖南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已正式開工,屆時該輸電線路將起于甘肅酒泉,途經甘肅、陜西、重慶、湖北、湖南5省(市),可有效緩解華中地區電力供需矛盾。
政府也承諾將出臺“新能源配額制”,保證新能源在電網總輸送總電能中的配比,將風能更大比例的輸送出去。潔源公司有關負責人也表示,面對風力發電不穩定的特性,該公司已努力開展相關蓄電實驗,目前已處于實驗初期階段,有望能緩解甘肅整體“棄風限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