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9時,研討會正式開幕。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祁和生秘書長主持開幕式。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楊校生理事長致開幕詞。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產業工業委員會朱俊生主任、全國風力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王建平秘書長、廣東明陽風電集團樊浩杰副總裁分別為開幕式致辭。內蒙古能源開發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處劉東升處長到會指導。
楊校生理事長在致辭中說,隨著我國裝機容量的越來越多,風電后市場呈現出風起云涌之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風電后市場的業務中。風電后市場涵蓋了風電機組運行狀態監測、風電場智能化管理、部件維修維護、備品備件管理、機組退役與改造等方面,極大的關系到風電場二十多年壽命周期內的收益,對整個風能產業的投資回報率起到非常重要影響。楊校生理事長接著說,“十三五”風能規劃還將有大幅度的提升,到2020年,從原先規劃的累計裝機2億千瓦可能提升到高于2.5億千瓦。國家發展風能的決心可見一斑。我們必須在設備質量、技術創新、后市場運維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才能滿足發展需要。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產業工業委員會主任朱俊生表示,風能作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強調越來越成為國家能源戰略關注的焦點,成為能源結構調整的抓手,風能行業能夠達到并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老一輩風電人的卓越貢獻,我們不會忘記他們,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們全體風電同仁去學習。
為此,本屆專題研討會還專門設立了“中國風能產業杰出貢獻獎”,為那些曾經給風電行業做出巨大的貢獻的風電人,給予表彰和獎勵樹立行業學習標桿,傳遞風電行業的正能量。獲獎者都是早年就參與到內蒙古風電開發建設,并做出積極貢獻的人士。這些人士有:趙鳳山、李連山、陳通謨、蔡家道、齊來生、臧銳、袁凱峰、莊樹鵬、徐家澍、李建春。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楊校生理事長和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產業工業委員會朱俊生主任為上述人士頒發了“中國風能產業杰出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