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單位: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
完成人:李強、蔡幟、丁強、于汀、盧靜、戴賽、羅衛華、周京陽、黃國棟、楊軍峰、杜佳桐、李森、車建峰、韓彬、崔暉
項目背景
隨著我國風力發電的大規模快速建設和儲能系統試點建設項目投入運行,風電功率固有的不確定性、間歇性和波動性特點對電網運行造成了重大影響。為保障我國大規模風電和儲能接入下電網的安全經濟運行,提高大規模風電并網消納和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水平,迫切需要提升電網調度控制大規模風電和儲能系統的能力、提升對風電傳輸關鍵斷面的輸電裕度控制能力,促進大規模風電消納和節能減排。研發考慮大規模風電和儲能的有功無功協調控制系統成為一項重要而急迫的任務。
為解決上述問題,從2010年開始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等單位開展了“考慮大規模風電和儲能的有功無功協調控制系統研究與應用”項目的研究,研發了集考慮不確定因素的輸電裕度控制、考慮風電場景的安全校核與發電計劃的閉環調整、多周期發電計劃與AGC滾動協調、基于負荷和風功率變化趨勢辨識的無功電壓主動控制策略等功能于一體的有功無功協調控制系統,并投入實際應用。
項目簡介
項目屬于電力系統自動化領域。通過自主創新,形成了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性成果及發明專利。項目研發過程中,項目第一完成人李強,帶領項目團隊開展了關鍵技術攻關,在考慮不確定因素的輸電裕度控制、考慮風電場景的安全校核與發電計劃的閉環調整、多周期發電計劃與AGC滾動協調、基于負荷和風功率變化趨勢辨識的無功電壓主動控制策略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依托項目研究,共發表“風電功率預測誤差分段指數分布模型研究”等論文8篇,申請“一種多源協調日前發電計劃方法”等專利11項(授權3項)、“中國電科院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儲能調度計劃V1.0”等軟件著作權5項。
本項目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對電網調度計劃工作信息化、科學化、精細化的總體要求,緊密結合大規模風電和儲能接入后對電網的影響,以提升含大規模風電和儲能的運行經濟性、安全性和智能化為目標,設計、開發并建設了大規模風電和儲能的有功無功協調控制系統。項目成果在2012年9月應用于遼寧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并推廣應用到東北、黑龍江等調度中心。2015年2月12日,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牽頭承擔的“考慮大規模風電和儲能的有功無功協調控制系統研究與應用”項目通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組織的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認為:項目成果經評審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提出的基于多時段概率潮流和潮流置信區間的輸電裕度控制策略與方法達到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