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網絡損耗靈敏度辨識方法與考慮火電變負
荷能力的優化模型效果如何?
根據本文提出的辨識方法,在IEEE-30節點系統上進行有效性的驗證。
1)將本文提出的利用隨機擾動結合RLS辨識出的網損靈敏度方法,與B系數法和轉置雅克比矩陣法進行比較,得到的結果相近,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辨識靈敏度矩陣是可行的。本文方法在在計算速度上有較大提高,更有利于實時發電控制。
2)在IEEE-30節點完成考慮火電快速變負荷的AGC調度模型有效性的驗證。當風電出力發生變化時,進行優化計算,分析快速性目標、網絡損耗靈敏度等對于優化結果的影響。結果表明,考慮網絡損耗靈敏度,優化模型可以得到更符合實際的機組配額,驗證了模型的有效性;隨著系統對快速變負荷能力需求的提高(以快速性系數αs表示),具有快速性的機組會得到更多的配額(如下圖所示)。
αs對優化調度的影響
作者介紹
張靜怡,清華大學在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AGC的優化調度。
陸超,2005年于清華大學電機系獲得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電力系統分析與控制。
宋潔,2010年于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仿真優化與隨機建模。
引文信息:
JingyiZHANG,ChaoLU,JieSONG,etal.Real-timeAGCdispatchunitsconsideringwindpowerandrampingcapacityofthermalunits[J].JournalofModernPowerSystemsandCleanEnergy,2015,3(3):35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