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主要承擔其中兩項重要標準的起草工作。目前正在和國電機械設計研究院共同討論,將在9月份展開對全國各大型風電場運行情況的調研,預計2010年底將形成草案,上報能源局,屆時將廣泛征求業界人士的意見。”華電新能源公司建設管理部孫鵬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據他介紹,在國家能源局日前下發的2009年第一批能源領域行業標準制(修)訂工作的通知中,中國華(0.04,-0.00,-4.76%)電集團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與國電機械設計研究院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共同承擔《風電場運行指標與評價導則》和《風力發電場調試規程》兩項重要標準的制定和編寫工作。
風電場運營將有章可循
孫鵬對記者表示,我國目前沿用的風電標準大部分根據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準轉化而來,且其中涉及到的多是風力發電機組標準,有關風力發電場的建設、運營等方面的相關標準較為欠缺。其他國際通用的如德國勞埃德GL標準、丹麥RISOE的DNV標準也主要是依據這些國家的開發建設條件和經驗制定的,并不完全適合我國的氣候特征和地理環境。
“隨著近年來大型風電場大規模投入運行,對風電場建設、試驗調試、運行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需在電力行業內制定相關標準和規范,以此為風電場的建設、運營、試驗和調試提供科學依據。”孫鵬說。
據了解,目前國內絕大多數風電場都有自己的一套運行評價規程,各個風電場在初期建設、試驗和運行管理過程中都是各自為戰,相互之間缺乏交流溝通,不能及時共享經驗教訓,以及采取相應處理對策。孫鵬表示,國內行業標準出臺的最大意義,就是能夠為業內提供技術活動指南,以及統一風電場的運行評價標準,以便在各風電場之間形成信息共享,并及時溝通運行管理經驗。
著眼提高風機可利用率
國電機械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范煒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此次制定的標準的重要著眼點,是針對風電機組運行過程中的安全可靠性、質量水平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技術要求,而這些要求最終將反映在風電機組的可利用率評價指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