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周三(12月2日)收升并創1個月最大單日漲幅,滬指連續第3個交易日上漲,金融、地產板塊領漲大盤。
滬指收報3,536.91點,漲2.33%,此前最大單日漲幅為11月4日的4.31%;上證A股成交3,683億元人民幣(6.3987, 0.0000, 0.00%),上日成交3,285億元。上證金融地產行業指數表現強勢,收漲5.79%,中國人壽報收漲停;萬科連續第2日報收漲停。
市場人士指出,本輪打新高峰期已過,新股發行給資金面帶來的壓力出現緩解,今日資金集中流入權重股,對指數上漲貢獻較大,而中小盤個股出現大面積調整,市場風格切換或難持續,后市繼續向上空間有限。
二八切換進行時?
最近兩個交易日,多年來表現平淡的地產股強勢崛起,萬科A為代表的藍籌股出現了迅猛崛起的走勢。截至本周三收盤,該股股價已經較上周五收盤價上漲了27.84%。受萬科A股價接連拉升的影響,近日保險、銀行、券商等超級權重板塊同樣出現了大幅拉升的走勢,并打破了近期持續盤整的僵局。
國內知名財評人郭施亮指出,對于近日權重股的異動表現,讓市場進入了另外一種狀態,即逐漸從“八二”行情轉變為“二八”行情,市場的炒作風格再度發生了巨變。事實上,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已經基本很難出現齊漲齊跌的行情……實際上,對于A股市場的投資者而言,幾乎離不開一個共性,即持股周期較短,換股頻率較為頻繁。
他并認為,投資者更愿意追逐差價利潤,或更傾向于向中低市值的股票靠攏。相反,對于以銀行、保險為首的超級權重股而言,其差價優勢并不顯著,而其整體運行走勢也偏向于呆滯,由此也很難讓投資者從中獲得豐厚的利潤了。而對于以銀行、保險為代表的超級權重股票,更適宜立足于中長期投資的穩健型投資者。具體而言,主要存在幾方面的優勢。
其中,價格波動風險較低,且在大盤指數出現非理性下跌的過程中,往往會成為指數護盤的重要對象,從而減少整體虧損的幅度。再者,根據近年來的分紅狀況來看,這類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基本保持較高的水平。其
時下,中國股市經歷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去杠桿化”過程之后,目前市場杠桿資金對股市的撬動影響已經大打折扣。與此同時,在場外配資渠道遭遇致命性打擊之后,市場的流動性多源自于場內融資渠道。至此,新增流動性仍未大舉進入A股市場之際,實際上也從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市場反彈的高度。由此可見,對于超級權重股的異動表現,實際上其上漲的持續性還是值得質疑的。
外資看好一“趴下”板塊
由于投資者擔心中國將降低風電相關進口的關稅,中國風電股遭賣空。分析師認為以下中國風電企業的股價能在逆境中上漲,最大漲幅將達50%。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股正遭受著壓力。政府計劃降低風電相關進口的關稅的決定猶如暴風壓境,致使龍源電力,華能新能源和華電福新能源等企業的股價出現大幅下跌,最大的跌幅達25%。
不過由于中國當局力求使清潔能源更具有競爭力,從而能和煤等環境污染的能源競爭,在接下來5年里,政府支付給風電企業的補貼或將下跌達25%。盡管如此,投資者賣空股票的行為似乎是反應過度了。分析師認為,如果清潔能源企業能夠有效提升資源利用率,充分利用較低的融資成本,那么可再生能源股將迎來第二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