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方進入供暖季,但霧霾也接踵而來。在無奈的“等風來”吹散霧霾的日子里,大家對清潔能源的渴望變得更加迫切,可隨著供暖季開始,作為清潔能源的風電,卻正在面臨更嚴峻的棄風限電——業內分析,今年可能流失掉200億到300億度的風電電量,相當于100多億元的經濟損失。
目前,北方進入供暖季,但霧霾也接踵而來。在無奈的“等風來”吹散霧霾的日子里,大家對清潔能源的渴望變得更加迫切,可隨著供暖季開始,作為清潔能源的風電,卻正在面臨更嚴峻的棄風限電——業內分析,今年可能流失掉200億到300億度的風電電量,相當于100多億元的經濟損失。
“20萬的容量,只讓發四分之一的電!要是滿負荷運轉,現在這么好的風,24小時滿發的話,一天至少能發400萬度電,現在只能發不到100萬度電,300萬度電都虧損了。”提到限電,新疆某風電企業的運營人員,一肚子苦水,風速良好,20臺風機都能發電,但是只有4臺風機可以接入電網,這意味著一天要白白流失300萬度風電,損失效益100多萬元。
而在甘肅,另一家風電企業透露,今年前三季度棄風電量達9.3億度,直接經濟損失4.3億元。而且,下半年的限電情況逐月惡化。截至9月底,年累計限電比例已達43.3%。
新疆和甘肅這兩個企業,不是個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新疆風電的平均限電率達31%,而4年前這個數字僅為8%左右。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預測,今年全年可能會有200億到300億度的電量損失。以此來計算,直接經濟損失約在100億元左右。“全年的棄風率,有可能達到20%。到東北地區,比如吉林,棄風的現象更嚴重,棄風達到40%,甚至有些地方達到60%。”
秦海巖分析,清潔能源限電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用電量下降,而火電裝機增長過快。今年上半年,火電新增裝機接近了2300多萬千瓦,而且經濟進入新常態,用電負荷負是負增長的,火電裝機增速過快,導致不僅導致整個火電利用小時數下降,也是棄風、棄光、棄水的最深層次原因。
對企業來說,流失的是真金白銀,而對整個社會來說,流失的是清潔能源。根據《可再生能源法》,應當保證全額全價收購新能源電量,而當前嚴重的限電情況,與文件精神并不相符。
針對這個問題,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作出了分析評論。
經濟之聲:大規模風電的消納一直是世界性難題,在我國,2010年以來就出現了明顯的風電限電現象。現在看來,棄風限電是不是制約風電發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韓曉平:確實是最重要的因素。我們現在建了很多風電,但是這些風電發不出來,尤其在甘肅問題極為突出,有一些企業60%的風電都發不出來。我們建的這些電廠,本來應該源源不斷的把這些清潔能源供應出來,但是現在供應不出來。深層的問題非常多,有技術上的問題,有體制上的問題,有利益的問題,還有能源結構的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認認真真去解決。
經濟之聲:技術問題是中國特有的還是全球都有的?
韓曉平:技術問題方面,應該說中國是有一定的特性的。風電也是一種太陽能,本來應該是分布式的利用,像歐洲的一些國家,比如丹麥全國到處都有風電,并不是強調哪的風力好,一定把風電都建到那個地方去。而中國都是大的發電公司,所以它們要建風電廠的時候都搞什么“風電三峽”,在一個地方要搞幾千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導致我們的風電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而輸送就成了一個問題。電網公司說,如果建一個特高壓電網,就能夠輸送。但是大家建完發現風電是不穩定的,還必須要建很多燃煤火電廠來給它穩定壓力,給它配套。但是這些燃煤火電廠建了到底需要建多少?而且在維持這種壓力的過程中,還要提前預警。這些環節我們做的都不是非常好,就造成了問題。
經濟之聲:體制上是什么問題?
韓曉平:體制問題方面,很多國有企業都喜歡高大上的東西,大規模的投資就造成了一些問題。特別是一講到要建一個特高壓電網,立馬就上了很多個項目,但是最后發現根本輸不了這么多電。這就是由于供需雙方不銜接,到底需求是什么樣我們并不清楚。這些年我們的煤電建設非常快,因為煤電很便宜,所有央企都要做大做強,大家都拼命的上煤電項目,我們去年已經有一億三千萬的富余容量了,今年又建了5500萬,現在在建的還有8000萬。我們計劃要進行的項目還有4個億的都是燃煤火電。這么大的量,還要再建設,就擠壓了風電的市場。而且風電又不穩定,相對電價也比較高,所以就進一步帶來了利益問題。還有一個能源結構問題,大規模使用風電的國家,都是天然氣的比重比較大,而我國天然氣發展的非常慢,現在我們天然氣的裝機量在整個裝機量中只有3%-4%,發電量只有2%。所以,你沒有足夠靈活的天然氣的發電,也沒有辦法有效的消納這些風電。
經濟之聲:配電快速響應的能力是不是未來解決風電問題的突破口?
韓曉平:優化能源結構,必須有更多的靈活電源。另外我們確實在制度設計上要做好安排,因為現在的燃煤火電,對環境造成了這些問題,都是不承擔代價的,而風電對環境沒有多少影響,結果它沒有充分體現出價值,導致了煤電很便宜,大家寧可要煤電也不愿意要風電。下一步電力改革中,風電到底怎么用,確實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盡管從制度設計上,是優先讓風電上網的,首先要把風電太陽能全部買光了才能考慮其他的定價問題。但是實際操作中也是非常難的,因為風電的不穩定性,它的質量問題也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