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設置于海域上,對于空間需求與鄰避效應的壓力大大降低,因此可以興建更大的風扇來取得更多電力,也可以增加興建高度以避開受到地面磨擦力而減弱的氣流。就VestasV164風力發電機來說,他的風扇直徑長達164公尺,單一葉片的長度,就與A380客機的翼寬79.8公尺接近[5](50米級超大型巨人表示:________),國際能源總署(IEA)更預估在2020年時,風機的直徑將發展至252公尺。
從離岸風機的開發架設流程來看,開發單位首先須針對可能開發的地點,進行1-5年的開發前調查,此階段的調查需要研究當地的風能狀況、地震與臺風等自然條件,評估如鳥類遷徙等生態特色,以及水下噪音、施工質量等環境影響;以及因地制宜尋找或設計適宜技術與設備。
當評估可行后,再進行為期1-2年的海床基樁、海底電纜鋪設、風機與變電站安裝施工。安裝完成后的風機,還須持續提供如同汽車定期保養的「運維工程」,預計這些風機至少可使用20年。當然,當使用年限到了之后,這些離岸風機也需除役拆除,或是視情況重建或延役。
樂觀成長的國際趨勢
這些技術的進展與產業的成熟,伴隨著對環境的重視與經濟考慮的投資。近年來,全球陸域風力或是離岸風力都有著穩定的成長。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預估,2015-2018年間全球風力發電裝置容量預計會有12-14%的年成長率[8]。離岸風力在2014年全球也有1713MW的新增裝置容量,比起2013年有著24%的成長率。這些近年興起的離岸風力,主要集中在歐洲與中國。其中排名前三名的英國、丹麥、德國,就占了全球總量的77%。
2014-2018年,全球風力發電市場預估
2014各國離岸風機裝置容量排行
可以從這些名列前茅的國家,找到一些值得學習效法的特點:
英國
英國是世界上離岸風機裝置容量最多的國家。估計在2020年時,離岸風機可提供英國17%的電力供應。他的首要優勢來自于英國緊鄰北海與大西洋,是歐洲風能潛力最佳的區域,英國貿易投資署(UKTI)預計在2020-2030年間,英國的離岸風機開發潛能將超過40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