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破解新能源產業融資困境的途徑
新能源產業和一般的純粹的市場化產業不同,具有明顯的公益性和積極的外部效應,因此,現階段應建立以政府引導,以市場主導為特點的產業投融資機制。
(一)拓寬財稅政策支持范圍
各級地方財政應積極制定支持行業發展的有關政策,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挑選一批基礎扎實適合本區域特點的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進行支持;科技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要主動介入,協助企業對重點項目以及急需的重點技術進行聯合攻關。除了采取稅收減免和財政補貼之外還要根據本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需要建立行業發展專項基金,用于扶持符合本地特色具有較大成長潛力的企業。例如可將資金用于示范類項目補助、光伏、風力并網發電價格補助;也可用于某項專門項目的推廣應用補助,或者用于技術研發和產品的市場推廣等方面。對于獲得銀行貸款的項目,可以用于項目的貸款貼息。
(二)打通融資渠道,構建融資平臺
一是引導銀行重視對新能源產業的信貸支持,同時完善融資擔保體系,消弭銀行的后顧之憂。間接融資是企業最常用的融資手段,政府應通過多方面的引導,促進銀行完善信貸制度,對新能源產業給予較為寬松的貸款條件和優惠的貸款利率。各地區政府應充分認識到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引導銀行將優秀的新能源企業納入信貸額度分配重點支持范圍。在此基礎上積極為銀行提供便利條件,推薦一批技術成熟、競爭力較強企業獲得銀行在信貸額度和審批環節等方面的支持。
二是要充分重視上市融資的作用,大力扶持一部分創新能力強企業上市融資。還可以通過委托的辦法,由省級創業投資公司參與股權投資,建立有力的風險管控機制,實現風險融資。
(三)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融資
優先支持符合上市條件的新能源企業上市實現上市融資,已經上市的企業可以增發新股。對于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可以引導他們充分利用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上市融資,拓寬融資渠道擴大融資規模。大力支持有條件的新能源企業并購重組,在兼并重組的過程中培育大型企業集團。要為需要發行債券的企業創造條件,積極支持新能源企業發行中長期企業債券,多渠道籌資企業發展資金。與此同時,探索建立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引入能源信托、風險投資、發行新能源支持證券等金融產品;繼續放寬限制,鼓勵社會資本和民營企業參與新能源產業投融資;加快發展與新能源產業技術開發相關的風險投資,建立相應的風險投資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