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隨著新能源大規模開發,運行消納矛盾也日益突出。國網新疆公司在上述發布會上披露,至今年11月底,新疆新能源裝機占全網裝機比例已由2012年、2013年的8.53%、19.02%升至25.5%,預計年底新能源裝機將超過30%,大大超過疆內的消納能力,導致棄電日益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來,國內光伏和風電企業在新疆的投資力度頗大,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和行業巨頭。對此,林伯強分析稱,能源領域已經沒有好的投資項目,資本對新能源電站十分熱衷。
投資收益將受影響
消納問題長期困擾著新能源的發展,幾乎已經成為行業“魔咒”。
12月22日,在國家電網關于新能源運行消納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電網新聞發言人張正陵坦言,“我國風資源集中、規模大,遠離負荷中心,難以就地消納。新能源集中的 三北 地區電源結構單一,抽水蓄能、燃氣電站等靈活調節電源比重低。加之近兩年經濟增速放緩,電力增速減慢,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今年新能源消納矛盾更加突出。”
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棄風電量17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01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達到15.2%,同比上升6.8%。而中新網報道援引國網新疆公司相關人士的話稱,2014年新疆新能源電廠的棄風比已達到17%,今年前11個月達到31.6%,明年會更嚴重,有可能超過50%。
對于電網企業來說,即便千方百計消納新能源,但面對爆發式的增長同樣有心無力。在上述國網新疆公司發布會上,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適度超前發展新能源的政策沒有問題,如何消納是以后工作的“新常態”,未來可以從技術、運行及市場等方面加以解決。
“消納問題嚴重主要還是需求端的問題,當地消納和跨地區送電都受需求下降的影響。”林伯強表示,值得擔憂的是,眾多新能源電站的投資收益將受到很大影響,這對企業來說壓力不小。
西北地區已經是棄電最嚴重的區域之一。有新能源企業已經開始感受到行業的變化,試圖規避投資風險。近期,順風清潔能源(01165,HK)宣布為“應對市場變化”,將出售其持有的9座新能源電站,其中大部分位于棄電嚴重的新疆。
據新疆經濟報報道,為了解決新能源并網消納問題,國網新疆電力公司多措并舉,實施電能替代、清潔替代、積極拓寬外送市場,為清潔能源及時并網和消納提供有力保障。
“十三五”期間,新疆將按照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疆電外送工程,到2020年,計劃新增4條疆電外送通道,外送能力將達500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