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隨著220千伏浦北壯嶺風電場工程項目12號風機順利并入廣西主電網,廣西發電裝機容量歷史性突破1億千瓦大關,達到1.00004億千瓦。所有電源類型中,新能源裝機規模達4523.8萬千瓦,占比超四成。
廣西電網電力大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廣西新能源裝機年均增速超41%,逐步形成集中式與分布式同步發展、陸上風電向海上風電持續延伸的新格局。截至目前,廣西電源結構中,火電、水電、核電、新能源裝機分別占比28.4%、19%、4.5%、45.7%,新能源已成為裝機第一大能源和最主要的增量電源。今年1-3月,廣西光伏、風電裝機分別新增262.1萬千瓦、132.3萬千瓦,新增規模占全區電源裝機新增規模的93.2%。
新能源的快速增長給廣西能源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特別是其隨機性、波形性、不穩定性對電網調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廣西電網公司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以數字電網為支撐,建強支撐電能傳輸的物理平臺,升級人工智能算法,提升“風光水荷”的預測能力,支撐電力可靠供應與新能源高效利用。2024年,該公司服務1458萬千瓦新能源并網,助力新能源成為全區裝機第一大能源。至2024年底,廣西可再生能源發電利用率達到99%。
預計到“十四五”末,廣西新能源裝機將達到5600萬千瓦。廣西電網公司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甘涌泉介紹,該公司將以實現高比例新能源高水平消納為目標,結合“十五五”電網規劃研究,完成2025年度電網建設計劃投資145億元,持續優化500千伏“四橫兩縱”主網架格局,加快推動廣西首個220千伏跨海聯網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著力提升配電網承載能力,暢通新能源輸送的“大動脈”和“神經末梢”。同時,加快廣西首座抽水蓄能、新型儲能、車網互動等系統調節資源建設,健全完善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電力市場機制,推動各類電源與電網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