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交三航局臨港海上風電二期工程228根鋼管樁沉樁施工提前合同工期一個月完成,為下階段承臺施工打下堅實的基礎。
臨港海上風電二期工程包括28臺3.6MW風力發電機,風機基礎由8根直徑1.7米的鋼管樁組成,樁最長87.6米,最重約92噸。施工現場為遠離岸線的無掩護外海,現場風大、浪高、流急且流向多變,水下有沉船等較多障礙物等施工困難條件,且有效工作日較少,導致前期施工進展受阻。
受大風、船機設備等影響,初期施工進度一直滯后,為保證沉樁節點如期完工,臨港海上風電二期工程項目部充分調動船機、物、人各要素,加大對船機設備的投入。在克服開工困難磨合期后,沉樁開始發生突飛猛進的改變。起初在施工時受錘頭影響,一度進展不順利,項目部充分利用避風機會,大膽起用新型液壓錘,對船只設備進行改造,從原來HH30液壓錘、D260柴油錘再到IHCS-500液壓錘、HHP30液壓錘,通過對錘頭持續改進以及實戰錘煉,最終探索出最佳組合方式,緊抓每一次潮汛作業機會,做到穩中求進。打樁船和錘頭狀態逐漸“回溫”,使得沉樁供不應求,這給預制場制樁造成不小的壓力,項目部再次迅速做出調整,根據現場施工條件合理規劃制樁、沉樁順序,船樁結合,做到現場有樁可打,后方持續供樁,避免有船無樁的資源浪費。通過努力,沉樁速度由原來一天一根到一天兩根,春節過后,日沉樁速度更是成倍增長,創造了日沉8根的沉樁紀錄。
經過167天的艱苦努力,224根“定海神針”悉數穩入海底,使下階段承臺結構施工更有了“底氣”,結合沉樁作業的前期經驗,能夠更好的為下階段承臺地施工提供寶貴的基礎經驗和實際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