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国产,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看資訊 >海上風電 > 藍色海水里捧出綠色能源 開啟海洋能源開發利用新時代

藍色海水里捧出綠色能源 開啟海洋能源開發利用新時代

2017-02-09 來源:科學網 瀏覽數:516

提到可再生能源,多數人首先想到風能、太陽能,其實,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國家海洋局印發的《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我國首個海洋能發展專項規劃出臺,表明海洋可再生能源也成為我國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

  提到可再生能源,多數人首先想到風能、太陽能,其實,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國家海洋局印發的《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我國首個海洋能發展專項規劃出臺,表明海洋可再生能源也成為我國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
  
  目前,加快開發利用海洋能已成為世界沿海國家和地區的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我國海洋能資源豐富,島嶼眾多,具備規模化開發利用海洋能的條件。海洋強國、生態文明建設等國家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海洋能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細細研讀《規劃》,或許能夠獲得如何提高海洋能開發利用能力,推進海洋能技術產業化,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的答案。
  
  從“能發電”到“穩定發電”
  
  《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將以顯著提高海洋能裝備技術成熟度為主線,著力推進海洋能工程化應用,夯實海洋能發展基礎,實現海洋能裝備從“能發電”向“穩定發電”轉變,務求在海上開發活動電能保障方面取得實效。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林山青表示,“‘十三五’時期是海洋能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加快完善管理制度機制,構建海洋能產業體系,著力提升海洋能裝備技術成熟度,加速我國海洋能商業化進程。”
  
  《規劃》對“十二五”時期的海洋能發展做出了總結,“十二五”期間,我國海洋能發展迅速,整體水平顯著提升,進入了從裝備開發到應用示范的發展階段。基本摸清了海洋能資源總量和分布狀況,完成了重點開發區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資源評估及選劃。4.1兆瓦的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已穩定運行三十多年,3.4兆瓦模塊化大型潮流能發電系統的首套1兆瓦機組實現下海并網發電,100千瓦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和60千瓦半直驅式水平軸潮流能發電裝置累計發電量均超過3萬度,在建海洋能項目總裝機規模超過10000千瓦。
  
  “十三五”時期的目標則是到2020年,海洋能開發利用水平顯著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高,核心技術裝備實現穩定發電,形成一批高效、穩定、可靠的技術裝備產品,工程化應用初具規模,一批骨干企業逐步壯大,產業鏈條基本形成,標準體系初步建立,適時建設國家海洋能試驗場,建設兆瓦級潮流能并網示范基地及500千瓦級波浪能示范基地,全國海洋能總裝機規模超過50000千瓦,海洋能開發利用水平步入國際先進行列。
  
  海洋能工程化應用為首要任務
  
  從事水資源系統規劃與新能源開發利用研究的李曉英在《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與趨勢》一文中提到,我我國海洋能源總量巨大,但分布分散、不均,能流密度低,能量變化大,利用效率不高。另外,海洋能利用技術是海洋、蓄能、土工、水利、機械、材料、發電、輸電、可靠性等技術的集成,致使一次性投資大,與常規能源利用相比,經濟性不好,影響海洋能利用的推廣。
  
  《規劃》中也指出,我國海洋能發展仍然面臨工程示范規模偏小、技術成熟度不高、創新能力不強、公共平臺服務能力不足、產業鏈尚未形成、政策環境有待完善等問題。
  
  李曉英指出,海洋能的發展趨勢是大型化,這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另外一個發展趨勢是多種經營、綜合利用。
  
  為實現總體目標,突破發展瓶頸,《規劃》提出的五大重點任務中,推進海洋能工程化應用排在首位。在推進海洋能工程化應用上,首先提到的是開發高效、穩定、可靠的海洋能技術裝備。“我們必須抓住寶貴的發展機遇,主動作為,突破商業化應用瓶頸,實現海洋能跨越式發展。”林山青表示。
  
  就重點開發的技術裝備,《規劃》提出了具體要求:開展潮流能機組整機、葉片、高可靠傳動、水下密封、安裝基礎等技術優化,重點開發300~1000千瓦模塊化、系列化潮流能裝備。開展波浪能裝備整機、能量捕獲、動力輸出、錨泊系統等技術優化,重點開發50~100千瓦模塊化、系列化波浪能裝備。開展萬千瓦級低水頭大容量潮汐能發電機組設計及制造,形成具備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的潮汐能裝備。
  
  海洋能技術創新是基礎
  
  要實現海洋能“上規模、提效率”的目標,應以海洋能技術研究為基礎,加強海洋能原始創新,發展適合我國海洋能資源特點的高效能量轉換新技術、新方法,為海洋能持續快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發展后勁。
  
  “通過實施科技創新發展,強化研究基礎、推動關鍵技術創新、構建技術創新體系。”林山青表示,我國亟須堅持創新引領,突破技術瓶頸,以加快海洋能商業化步伐。
  
  《規劃》提出,在基礎研究領域,進一步發展海洋能資源評估方法和模式,重點研發原創性的海洋能發電裝置及關鍵部件,發展自主創新的海洋能發電裝置實驗室仿真技術方法。
  
  在關鍵技術領域,發展大功率潮流能發電技術,研發單機500千瓦潮流能機組,掌握高效葉片翼形設計、變槳變速控制、雙向轉換利用等關鍵技術,為發展大型潮流能機組奠定基礎。開展新一代波浪能發電技術研究,研制單機100千瓦波浪能發電裝置,掌握高效能量捕獲系統及能量轉換系統、惡劣海況下生產保障、錨泊等關鍵技術,為波浪能發電場建設提供有效支撐。
  
  對“十三五”海洋能技術發展指標,《規劃》也作出要求。潮流能技術領域,單機500千瓦潮流能機組,總體轉換效率不低于41%,整機無故障運行時間不低于4000小時。波浪能技術領域,單機100千瓦波浪能發電裝置,總體轉換效率不低于25%,整機無故障運行時間不低于2000小時。溫差能技術領域,50千瓦溫差能綜合利用技術,熱力循環效率在溫差20℃時達到3.3%,渦輪機效率達85%,系統連續運行時間不少于750小時。
  
  我國海洋能的利用雖然問題很多、難度很大,但是,隨著《規劃》的出臺,有專家預言:海洋能開發利用的前景會越來越廣闊,本世紀將是人類進入海洋能源開發利用的新時代。
閱讀上文 >> 遠景能源風機獲評全球最佳風電機組
閱讀下文 >> 國網山西電力“風電并網運行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jiechangshiye.com/news/show.php?itemid=46618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看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嘉义市| 深圳市| 柞水县| 威远县| 昌黎县| 株洲县| 新野县| 乌拉特前旗| 平阳县| 北京市| 巢湖市| 宁明县| 陈巴尔虎旗| 砚山县| 扶余县| 卫辉市| 正定县| 湘西| 南开区| 赣州市| 商洛市| 乌什县| 楚雄市| 华阴市| 赞皇县| 西宁市| 宕昌县| 鄂温| 南充市| 宜兰市| 长沙县| 伽师县| 油尖旺区| 延寿县| 霍山县| 延庆县| 永德县| 稷山县| 二连浩特市|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