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7-19日,2017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17)在北京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全球風能理事會、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集團)等國內外六家權威機構聯袂打造。
十月金秋的北京,在CWP的十周年之際,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裝)攜手中船重工全產業鏈全新亮相。通過“創新劇場、主旨演講、多媒體展示、現場活動”等多種方式,中國海裝向各界展示了企業發展的最新成果。
最“燃爆”行業的創新成果
10月17日10時,北京國際風能展第一場重大活動——“創新劇場”,在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李丹的主持下正式開啟,中國海裝作為第一家演講單位驚艷登場。
此次“創新劇場”作為風能協會推出的重要路演活動,旨在展示全球新能源領域的創新理念、技術,發布新產品,推介金融和商業模式,促進創新理念交流。中國海裝演講者以“掌握核心科技、引領行業進步”為題第一個上場,向劇場內的各界來賓和觀眾展示了中國海裝推出的全球風輪直徑最大的H171—5MW海上風電機組,就這個“高顏值”的大家伙的技術特點和強大性能作了演講和交流,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和行業廣泛關注。
最權威的設計、服務雙驗證
17日上午11:08,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裝)舉行了“H171-5.0MW ⅢB+海上風電機組”設計認證和“風力發電機組整機售后服務陸上/海上”服務認證頒證儀式,活動吸引了各界關注。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中國海裝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主流媒體新聞記者、合作伙伴等共同出席了本次頒證儀式。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副總經理錢建平出席頒證儀式并致辭,對中國海裝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售后服務能力表示了肯定,并對中國海裝的發展之路提出了希望。中國海裝董事長孫建中代表中國海裝接受了中國船級社頒發的“H171-5.0MW ⅢB+海上風電機組”設計認證和“風力發電機組整機售后服務陸上/海上”服務認證證書。
此次中國海裝獲得H171-5.0MW ⅢB+海上風電機組設計認證,表明H171機組在技術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將為實現客戶利益最大化提供有力的保障;獲得國內首張風電整機售后服務最高級服務認證證書——風力發電機組整機售后服務陸上/海上服務認證證書,不僅是對中國海裝售后服務體系的認可,也將進一步督促著中國海裝建立更系統化、更規范化的售后服務體系。
最前沿的大數據運用
10月17日15時,中國海裝展廳舉辦了一場LiGa風能資源評估系統展示活動,活動就中國海裝在大數據背景下,以LiGa大數據中心為強大依托,旨在為客戶提供包括“風電場規劃、測風方案設計、風資源評估、精細化微觀選址、風功率預測”等服務作了充分展示和講解。
中國海裝LiGa平臺相關負責人就為何中國海裝與國家氣候中心攜手開發這一平臺作了背景介紹,并從數據資料權威、完善、準確;平臺綜合應用性強,功能完善,操作簡便;數據存儲和下載便捷等三個方面,以示例演示方式,對LiGa平臺所具備的優勢和特點作了講解,并堅信,這一中國海裝傾力打造的中國頂級風能資源評估平臺將為客戶提供最優的整體解決方案。
最富洞察與見地的海裝好聲音
10月17日14時,中國海裝研究院副院長以《陸上風電發展趨勢及健壯風機研究》為題,與行業內參會代表及專家作了演講交流。
在演講中,他從對陸上風電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中,提出了“健壯”風電機組這一概念,認為“健壯”風電機組就是具有“強健體魄”(大葉片、高塔筒)、“智能大腦”(智能化)、“強大心臟”(優質關鍵部件可靠性)和“健壯基因”(環境、電網等強適應性)等顯著特征的風力發電機組,它能適應和滿足我國中東南部低風速、高切變、復雜地形等特點。并從健壯風電機組關鍵技術研究、中國海裝3.X MW健壯陸上風電機組平臺化設計及特點等方面作了進一步講解,為與會聽眾帶領了一場不一樣的思想碰撞。
除此外,中國海裝在本次展會中還參與了其他五場主旨演講,發出了最富洞察與見地的海裝好聲音。
最豪華的風電全產業鏈明星陣容
此次北京風能展,中國海裝強勢推出了風電全產業鏈,中船重工旗下風電產業鏈企業首次集體亮相。江淮重工、重齒、雙瑞葉片、清平機械、中船電機、科凱前衛、海為鄭州、海上工程、揚州海通等9家企業作為全產業鏈上的一環,同臺展示其產品的獨特魅力,成為了中國海裝展廳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海裝也將積極依托和發揮風電全產業鏈的核心優勢,不斷降低風機制造成本,進而降低度電成本,推動風電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回顧近期海裝取得的各項成績:全球風輪直徑最大的5MW海上風電機組——H171-5.0MW+的并網發電、全球風輪直徑最大的3MW陸上風電機組——H146-3.XMW的順利下線、與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共同打造的LIGA風資源評估平臺的完美出爐……一系列成績讓中國海裝在本次大會上風采卓越,充分體現了中國海裝在風電裝備產業的領導者地位。在充分競爭的風電行業中,中國海裝取得的這一系列成績又是得益于什么呢?
大不一樣:市場主導創新為先
2016年以來,在中船重工戰略目標指引下,中國海裝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積極應對復雜的行業形勢和激烈的競爭態勢,形成了以“市場為中心”的運作模式,不斷豐富和延伸以銷售為龍頭的營銷理念,各部門協同配合,以銷售為龍頭,以問題為導向,共同解決問題,鼎立支持和配合銷售工作,為營銷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2017年X月,中國海裝進行了組織機構改革,成立市場部,進一步完善了市場營銷體系建設,通過宏觀、微觀、具體工作多層面綜合性的品牌建設與市場推廣,致力于將中國海裝打造成為行業知名品牌。2017年6月28日,中國海裝完成整體改制,以“責任為重、質量為本、創新為先、服務為要”為行動綱領,著力打造“市場引領、技術驅動、產融結合的創新型風電集團”。此外,為深入貫徹國家十一部委及中船重工關于提質增效工作的要求,適應市場變化發展的要求,中國海裝全力推進提質增效專項工作,并從“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深化戰略管理、全面風險管控”等八個方面細化實施,實現了提質增效和卓越績效實現雙提升。
中國海裝是中船重工非船板塊風電產業的龍頭企業,但要成為中國風電行業的龍頭企業,必須具備“四種能力”,即“自主研發創新能力、風場開發和管理能力、質量可靠的風電裝備制造能力、可持續發展的盈利能力”。因此,公司把創新驅動戰略提升到新高度。在充分發揮軍民融合技術優勢的基礎上,始終堅持“引進、消化、吸收、自主再創新”的研發之路,形成了引領行業的技術實力。目前,已啟動混合塔架項目、超導風電技術、10MW海上超大機組等新技術的研究;建立了領先的風電研發平臺(載荷仿真平臺、控制技術研究平臺、風資源研究平臺、遠程監控研究平臺等)。
大有所為:技術引領品牌為王
得益于公司創新驅動戰略,中國海裝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技術成果。2017年9月13日,由中國海裝自主研發的H171-5MW+在江蘇如東并網滿發,該機組風輪直徑達171日,是全球風輪直徑最大的5MW海上風電機組。2017年9月22日,同樣是由中國海裝自主研發的H146-3.0XMW風電機組正式下線,該風電機組是目前國內外直徑最大的3MW陸上風電機組。本次北京風能展正式對外展示的LIGA風資源評估平臺是由中國海裝與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共同打造,這是中央企業和國家級風能資源評估專業機構共同創立的“政企聯合、信息共享”全新合作模式,致力于共同打造中國頂級風能資源評估平臺。這一系列的成果,標志著中國海裝“市場引領、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新突破、產品多樣性不斷豐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為中國海裝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順應市場變化,中國海裝加強了品牌建設,積極參與風電行業高層會議、論壇和展會等,在行業刊物和主流媒體適時發布學術論文、新聞資訊,承辦了2016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海上風電高層技術論壇、2017海上風電領袖峰會。
通過不斷傳播中國海裝聲音,無形之中加強了中國海裝的品牌影響力,對中國海裝的市場占有率和行業引領地位產生了積極影響。2016年,海裝風電連續2年位列中國風電行業整機商排名前五強;連續4年躋身“重慶企業 100 強”和“重慶制造企業 100 強”;在全球新能源企業 500 強排名中比上年上升 54 位;公司躋身“2016年全球前十大海上風電整機商”行列。2016年,海裝風電主要經營指標大幅增長,其中,實現銷售收入超90億元,同比增長50%;帶動了集團公司風電板塊同比增長17.1%,風電板塊占集團制造業9.9%。
大有可為:牢記使命開拓創新
回顧近年,中國海裝主要經濟指標完成良好、深化改革增添發展新活力、技術驅動增強競爭新優勢、產融結合集聚發展新動力、管理提升曬出發展新成效。中國海裝秉承秉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國企國資改革發展重要指示: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中國海裝將凝心聚力謀發展,攻堅克難抓落實。堅持市場引領,進一步完善營銷體系,創新商業模式,實現訂單總量新的突破;要加快推動風電場整體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最優的服務;進一步研究市場,做好市場分析,加快推進從跟隨市場到引領市場的轉變。加強技術創新,確保重點研發項目投產下線、持續優化風電機組系列化產品、加快推進大數據和智能制造、盡快推進測試認證和產品預研。堅持產融結合,推進產融結合工作,繼續完善金融體系,優化融資方案,滿足公司生產經營資金需求。堅持管理提升,要細化戰略措施,強化戰略落地;持續推進提質增效專項工作;深入推進卓越績效管理。
在今后的發展中,中國海裝將進一步強化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領航陸上風電,引領海上風電,全力當好風電裝備產業領導者,擔負起風電裝備制造業“國家隊”應有的責任,為國家新能源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