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国产,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看資訊 >活動動態 > 中國人保周山:目前風電行業的保險狀況堪憂

中國人保周山:目前風電行業的保險狀況堪憂

2017-12-21 瀏覽數:866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風電專營公司總經理周山出席會議并發表了題“風電保險迷局”的主旨演講。

  12月21日-22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風電設備質量與可靠性論壇在北京裕龍國際酒店隆重召開。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風電專營公司總經理周山出席會議并發表了題“風電保險迷局”的主旨演講。
  
  以下為發言內容:
  
  周山:感謝劉總。大家好,我是人保的周山,我們是2006年12月份和金風科技簽的戰略合作協議,這個月算下來剛好十年,把我們帶到風電保險的領域,應該算這個月剛好十年,也是很巧,感謝會務組讓我們過來參加交流會。風電行業發展這幾年高速發展,大家都是有這個共識的,我認為多少有一點摸著石頭過河的味道。風電整機廠在成熟期,也在淘汰期,我相信能留下來的應該具備兩個要素,其中一個就是在高速發展的行進過程當中,還能完善可靠性,我們一邊高速發展,一邊不斷糾錯,反正在完善可靠性。如果有問題不去及時完善它,或者想完善的時候可能已經被淘汰了,行業這幾年的淘汰率也比較高,行業協會搞這個論壇加上跨界的互動,對于我們保險業界來說也是增加了對風電行業的信心。
  
  我想說的第二點是當我們發生質量事故的時候我們有沒有糾錯的能力和機制,這是我們存活的因素之一,理論上保險應該是當出現質量風控的時候,應該是質量風控核心的手段,目前實際上風電行業的保險狀況也是堪憂的,這也是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討的一個主題。
  
  這是四個方面,團隊的介紹,保險在風電行業,風電再保險的現狀,我們有一些簡單的想法,時間原因不細講了,全國人保系統關于風電的行業的風險數據都有溝通和交流,人保在風電行業市場,我們市場份額不管是在制造企業還是電力企業,我們市場份額應該在75%以上,行業規模越來越大,這也是一個現狀,大家都是行業的人,就不講了。現在面臨更頭疼的是海上風電是下一個風口,陸上風電還沒整完,海上的風電對我們來說,對承保來說壓力也是很大的,風險也是我們逾越不過去的。
  
  主要集中在下面三個幾個難點,對保險公司來說一個就是行業的高速發展有龐大的市場,從社會責任擔當來說這塊是不能忽視的,但是現實的情況是整個保險行業的風電業務其實是虧損的,而且不是虧了一年兩年,是基本上屬于常態的虧損的狀態,有太多不確定的風險。頭疼的是我們自己還存在惡性的競爭,費率太低,供保的分出很困難,低于再保要求的費率的時候風險只能自己扛,分不出去,行業又存在惡性競爭的環境,這是比較頭疼的一方面。
  
  還有一點行業的風險數據掌握的最起碼因為不停在發展,不停的出機型,很多風險點的數據的搜集一個是比較困難,第二個目前階段也不完善,往回倒推這個風電場什么風險,風險點的要素很多,很復雜,保險公司在這塊風險數據的缺失也是一個方面。第三塊涉及到行業另外一個頭疼的事就是當一個風險事故出來的時候,現在行業大部分理賠的案件都已經頭疼,其中有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責任認定的問題,這個事故發生了,究竟屬于誰的責任,是自然原因、風速的原因還是企業的原因,還是往前追溯,還是原材料的原因,保險里追溯的還是責任方,這點也是保險公司目前頭疼的地方。
  
  對于風電企業咱們有下面幾個風險點,針對第一個風險點應該就是設備故障,電力企業保險最終追溯的其實是責任的歸屬方,車險說起來很簡單就是追尾了,同樣是車發生損失事故,責任歸誰,誰負責賠償。風電設備的故障,責任虧損的是電力企業,現在目前也就三大塊的風險,第二塊是風機性能的表現,就是整機制造企業,整機企業的風險,這塊的風險還得再往下追溯,我們現在雖然在質保期內,葉片出險了,表象上看作為國電可能找整機企業的事,但是從責任往前追溯,保險公司可能不賠,要往前追溯,葉片的生產是不是合格,一定要往前追溯的。這個鏈條怎么去構建,現在行業也在搞整機企業20年的生命周期,為什么搞這個,也就是出了質保期,保了也沒賠,原材料質量就有問題,就算給你賠,要求電力企業要給一個追償權的授權書,把追償權給我,我追葉片的企業,或者追溯原材料等等,這是目前的一個現狀。第三個是風的不確定性。
  
  我們頭疼的是保險費的成本是很高的,我們本著風火同價的路上在走,大家都在壓縮成本,實際上行業成本假設質保期是6年,拿大部件來說6年,一年的保險費率假設是1%,要6年是6%,行業利潤才是多少,這是一個頭疼的問題,就是成本太高。第二個頭疼的問題可能更惡心,就是我成本高,掏了保險費,還有更惡心的是獲得不了相應的保障賠償,這個錢掏了,但是后面保險本身的保障沒有,我覺得這個里面原因其實很多,今天主要也就聊這個。
  
  時間也有限,我只能講一個大概的方向。從2006年到現在我們基本上屬于用了十年的時間,因為保險拿各承保公司來說,其實是很龐雜的,人保三千億,70%、80%是車險,大家成本是分散的,保車險、財產險等等,風電只是很小一個科目,要很泛的不太關注這塊,人保我們屬于專營的公司,從2006年金風把我們帶進來之后,我們2009年成立專營公司,這個公司基本上沒有其他的業務,全是風電業務,連光伏都沒有。我們用十年的時間,對風電行業的風險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知,我想下一個十年我們做下面這三件事,其中有一件就是成立協助風電行業,成立風電行業的保險的共保體,這是我們需要做的。做這件事的目的是把各保險公司給聯合起來,現在各保險公司打價格戰,打到最后也沒有形成一個再保、供保機制的網,每家都沒有抗風險的能力,單獨去打價格戰之后,最后引發的只有行業風險風控理賠難等等,所有弊端全部出來,我相信風電企業行業打價格戰道理也是一樣的,理賠賠付嚴重等等。我們國家搞首臺套保險一樣,里面涉及到風電保險,我們選十家,由人保牽頭,形成一個保險的共保體,大家形成一個約束的機制。
  
  這個約束機制設立完成,回過頭來對保險公司是一種約束,你應該客觀的去擬定費率,既然承保了,應該非常精確的履行價值。風電企業有保險需求的時候,我希望通過共保體,保險條款是很泛的,比如財產險剛開始設立的時候可能跟風電沒有關系,里面有很多限制性的條款,并不適用于風電行業,我們針對風電行業的保險設定,一定要單獨設計,要不然保單買了也是當發生理賠案件的時候一定是扯皮的,我們見的也多了,現在國內風電行業涉及到保險理賠的案件就是幾大電力集團也是一樣,扯皮的還是比較多,90%都扯皮了。
  
  往右邊還有一個什么作用?由于承保的公司對風險沒有一個很好的判斷可能就做了,沒有做很好的再保的分出,今天也有再保人工飼,統一和再保做溝通,大家對行業風險做一個精確的判斷,這是一個方向。
  
  第二件事我希望是促成行業成立共保聯盟,把風電企業聯合起來,剛才說保險機構,人保有惡意競爭,北京人保東城區和西城區互相在打架,大家只關注業務能不能拿回來,可能不關注中間執行端,后面執行一定會出現問題,如果不理性的做行業的保險,或者說風險分出的話,一定后面引發的問題很多。秘書長這兩年一直在跟我說,我們怎么樣把大家聯合起來,大家統一在保險公司保是不是還能便宜一些,我覺得最大的最基礎的功能不是便宜一些,首先是先解決保險真實的保障問題,先別聊便宜,現在大部分保單形同虛設,保了之后賠不下來,我們做的電力企業,我們做的國華的業務,股東單位也都是壓了好幾年,我不是說人保就怎么樣,人保壓風電的案件也很多。究其原因也是對風險的預判不專業,行業競爭等諸多原因吧。
  
  如果用固定的保險費能計量出來,能扛住行業的風險,比如電力企業保了,年保費40萬,只要發生這幾類事故都能獲得賠償,這個算運營成本就很精確了,現在可能掏了40萬,可能掏了30萬,行業費率差異化很大,有的可能差十倍,但是你對它不確定,我花錢了得不到相應的保障,成本管控這塊是有偏差的。這邊是電力企業,這邊是制造商,往下走,劉總也介紹了我們做上下游的保險,南車、北車、電機的企業,為什么要把大家串聯起來,當我們發生一個事故的時候責任的確不好判斷,究竟什么原因,或者要判斷可能一個損失也就三五萬塊錢,真的要去判斷去做認證,你說我就要搞清楚誰來出這個報告,讓鑒衡出這個報告不敢輕易出,要很嚴謹的認證的,一認證可能十幾萬,你損失也就幾萬塊錢,怎么處理這個問題,基本有點無解。假設現在是一個共保體,大家都在共保體里面,我是總承保機構,我們自己成立一個專家團隊,做一個預判就行了。賠償這塊我們做一個分擔,這是一個權宜之計,先解決眼下問題,要不然案件量越壓越大。
  
  對于右邊行業的共保體和保險公司去溝通,我們可能有議價的能力,我們和再保也可以談,整個市場就會有一個預期,包括專業的認證機構,我們針對一個事故怎么去認定他的責任,包括認定他的損失,拿保險里面最大市場份額的車險來說,最起碼在定價是很完善的,風電行業很難,發生一個事故,很冗長的定損的時間,誰都害怕承擔這個責任,賠多了還是賠少了有這個問題。第一個好處是我們可能更高效的解決行業理賠難的問題,如果成立這么一個供保聯盟的話,還有秘書長他們也在做,和人保總公司,就是我們能不能爭取相應的國家政策,風火同價壓縮的成本,前面也介紹了,我們沒有這個錢來做保險,或者說沒有錢能夠真實的對應行業的風險,保險公司要收1%,毫無疑問沒有這個錢,六年6%那是什么概念,咱們沒有這個財務空間。應該是2018年電價補貼還在下調,包括后面,2020年也好,2025年也好,也許更提前。但是我想我們有什么另外一個倒流的出口,我們怎么把這個成本能降下來,首先國家在保險補貼這塊,風電行業現在咱們沒有認真去爭取相應的政策,機構成立之后,國家現在叫首臺套,制造首臺套保險已經兩年多了,三年了,國家補貼80%的保險費,企業掏20%,軍工也是一樣,其中有一批,當然有它的范圍,就是新的機型符合首臺套的補貼政策,咱們就不說首臺套特殊情況,正常農業保險補貼50%,農民你家種的地,國家財政是補貼50%的,農民自己掏50%,風電行業完全可以爭取類似于這方面的政策,因為的確行業風險擺在那,如果國家有50%的補貼,其實保險公司和電力鏈條里面的企業也就基本上能解決了,因為費率一直往下坎,坎掉一定程度的時候保險公司不愿意接,費率太低,海上風電1.2%再保都不愿意接,你想作為企業,我要保六年,1.2%什么概念,我要掏百分之七點幾的成本,還沒人愿意接,的確是有風險的。
  
  當然我們國家首臺套費率其實很高,首臺套的保險費率達到3%,但是你想怎么可能適用于市場,等于凈利潤15%出去了,這個行業沒有人能做,在這個領域把國家補貼,假設補50個億,補貼到保險行業里面來,全國首臺套保險利潤是很高的,都是新的機型,短時間內故障沒體現出來就撤了。前面國家能源局也在針對這個課題跟秘書長他們也在討論,過完年之后可能更系統的讓國家能源局和人保坐下來做溝通,能不能拿到國家的政策的補貼。這是第三件事,這個牌子是風電行業設備維修遠程定損點,保險理賠難,就跟行業一樣的,我們和你們有雷同的地方,各方面得壓縮成本,我現在一個五萬塊錢的案件,如果讓鑒衡做一個認證要十萬,這個成本一定要壓縮,要不我的賠償損失就達到15萬了,再加上其他的損失,未來三五年我們要在全國設終端的服務點,最起碼人員的成本,最起碼整合行業資源的成本必須降下來,而且現在可降的空間確實很大,包括保險里面有一個超過15天沒有修復好,保險公司是要賠償的,我們對于構建終端有更大的動力就在這,第一時間能響應,最起碼這個單一險種是盈利的,整體就盈利了,也就是說后服務市場,如果效能增加,保險公司的盈利點會多一些,反過來維修成本在降低,我們盈利空間可能會更大一些。
  
  從我個人片面角度認為,我認為做好這三點應該可以更好迎接風火同價的到來,謝謝大家。

【延伸閱讀】

標簽:

閱讀上文 >> 鑒衡認證中心蔡繼峰:檢測認證的把關能促進風電設備可靠性提升
閱讀下文 >> 會議直播 | 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機械室主任劉衛:智能化設計能夠有效提高機組的可靠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jiechangshiye.com/news/show.php?itemid=49535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看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市| 梅河口市| 津南区| 云阳县| 兖州市| 贞丰县| 秀山| 林西县| 巴林右旗| 绥宁县| 铅山县| 工布江达县| 旌德县| 武宣县| 石河子市| 玉屏| 龙海市| 大安市| 松溪县| 赤水市| 清丰县| 田东县| 叙永县| 正蓝旗| 苗栗市| 景德镇市| 准格尔旗| 忻州市| 海安县| 浦北县| 塔河县| 新河县| 兴业县| 衡阳县| 施秉县| 长葛市| 广汉市| 思茅市| 外汇| 上饶市| 余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