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1000噸吊船穩穩地把最后一臺導管架沉放到位,現場響起了歡呼聲,廣東省首個海上風電項目——珠海桂山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完成了全部基礎結構施工。
珠海桂山海上風電示范項目由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本期建設規模為120兆瓦,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近2.66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8.6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67萬噸。
記者獲悉,該項目不僅是國家級示范項目,更是國際首個海上風電與海島新能源智能微電網應用研究整合項目,將為廣東省后續海上風電項目開發提供經驗和示范。項目建成后,無論是促進海上風電設備國產化、海上風機基礎選型及施工技術創新,還是解決珠海萬山區海島供電難題,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自2016年9月開工以來,我們一直都是在跟天斗,但不是斗勇,而是斗智。”廣東華爾辰海上風電工程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桂山海上風電場海域氣候環境復雜多變,暴雨、巨浪等惡劣氣候頻繁,且受臺風影響顯著。尤其是“天鴿號”臺風,直接經過施工海域,雖然項目方在臺風來臨前已經做好了避臺準備,但是在現場搭建的臨時構件還是都被吹散了,后期花了接近一個月才完成現場修復。
看著海面不斷翻滾的巨浪,華爾辰公司項目負責人回想起1月8日晚上的那場寒潮,仍心有余悸:現場突然掀起了10級以上的風浪,幸虧采取措施得當,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冬季的南海海域,要在4天時間內連續完成3臺導管架吊裝,不得不說是個奇跡。據了解,珠海桂山海上風電場已經完成了全部基礎結構施工,并已經完成17臺風機吊裝,目前正在緊張進行首個風機并網發電前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