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東惠州市發展和改革局負責的政協提案會辦件有68件、主辦件16件,其中重點提案1件,是歷年來承辦量最多、任務最重的一年,涉及率先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經濟高質量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房地產市場監管、糧油質量溯源、康養產業發展等多個方面。
辦理提案做到“五個不放過”
“要率先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就必須明確各個職能部門的責任和任務目標。”市發改局副局長黃俊堂介紹,該局牽頭制定了《市政協重點提案〈惠州市率先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辦理工作方案》,為務實推進該重點提案各項工作落實提供了遵循、明確了任務、壓實了責任。
據悉,為加強督辦,確保實效,市發改局將提案辦理過程列入全局主要督查督辦事項,辦理前半段每半個月督辦一次,后半段每個星期督辦一次,并將每次督辦結果在局OA辦文系統公告欄通報。同時,對辦理過程要求做到“五個不放過”,即對有條件能夠解決而不解決的不放過、對正在解決而沒有辦結時間的不放過、對因條件限制不能解決而沒有解釋清楚的不放過、對委員表示不滿意的不放過、對答復意見不規范的不放過,確保辦理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黃俊堂表示,通過借力“外腦”,委托暨南大學開展《惠州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調研,目前專題研究報告已完成初稿;同時,該局牽頭研究制定的《惠州市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的工作方案》已征求完各單位意見并召開專家論證會。
惠州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現良好開局
據介紹,今年政協委員對我市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為有效落實提案,市發改局對建議進行了認真吸納并切實抓好,積極向省提出惠州參與大灣區建設的定位、思路和做法,惠州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現良好開局。
其中,該局組織召開了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戰略定位研討會,委托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開展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戰略定位研究。同時,與香港、澳門開展高層互訪,就深化交流合作達成許多共識,與港澳相關部門建立常態化溝通協作機制,香港城市大學惠州校園項目簽約落戶,并承辦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大會”,推動11個項目簽約落戶惠州。
“我們還將繼續扎實推進深莞惠經濟圈(3+2)一體化發展,深入實施‘海綿行動’承接深圳產業、科技創新外溢資源。”黃俊堂說,為有力推進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結合《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培育成為我市新的支柱產業》等提案的辦理,我市加大了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力度。
據悉,惠州市惠東港口海上風電項目已全部核準,其中一期已于日前動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