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發改委發文明確,2021年新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部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這意味著繼2015年搶裝之后,今年風電搶裝潮再現。
因此受疫情影響,雖然今年1-5月,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同比下降28.78%。但上半年風電投資熱度依然高漲。今年1-5月,中國風電工程完成投資達623億元,同比增幅達165.7%。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半年風電產業鏈業績表現亮眼,凈利潤同比出現大幅增長——
明陽智能:同比增長34%~68%
金雷股份:同比增長116.8%~129.2%
日月股份:同比增長80%~100%
通裕重工:同比增長40%~70%
而作為風電新股新強聯上半年業績表現也非常不錯,還重新上修了業績,預計凈利潤同比大增190.45-277.58%,原因主要是公司主軸軸承增長較快,尤其是受疫情影響進口產品有所限制導致主軸軸承國產化率加快。那么新強聯究竟如何?
國內2MW風電主軸軸承唯一供應商,打破國際壟斷
新強聯主要產品為風電主軸軸承、偏航軸承、變槳軸承、盾構機軸承及關鍵零部件、海工裝備起重機回轉支承和鍛件等,主要應用于風力發電機組、盾構機、海工裝備和工程機械等領域,主要客戶有明陽智能、遠景能源、湘電風能、華儀風能、中鐵裝備、中交天和、鐵建重工、振華重工等。且公司的風電主軸軸承和盾構機主軸承達到了國際技術標準,打破了該領域軸承產品國外壟斷的局面,實現進口替代。
我國現有軸承企業近萬家,軸承行業產能過剩大約 30-40%,但是高附加值的大型、精密軸承領域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被國外產品所壟斷。
回轉支承為高精度重載軸承,其具有較高的載荷能力,是一種能夠承受綜合載荷的大型軸承,可以同時承受較大的軸向、徑向負荷和傾覆力矩,最初主要應于工程機械領域,后在新能源裝備、盾構裝備、海工裝備等裝備平臺已經開始大范圍推廣使用。
軸承屬于風電設備的核心零部件,由于風電設備的惡劣工況和長壽命、高可靠性的使用要求,使得風電軸承具有較高的技術復雜度,是公認的國產化難度最大的兩大部分(軸承和控制系統)之一。
且風電軸承的尺寸隨著風力裝機容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加工難度亦成倍增加。目前國內大多軸承廠商主要集中在 2MW 及以下風電軸承,對于 3MW 及以上風電軸承由于技術難度高國內生產還處于起步階段。公司擁有大尺寸風電軸承的全套加工工藝,目前 3MW 風電軸承已實現大批量生產并銷售,5.5MW 風電軸承正在進行小批量生產。
公司2013年開始進入風電市場,先后成為明陽智慧、湘電風能、華創風能供應商,先后研制了1.5 -5.5MW偏航變槳軸承,還攻克了2 MW、2.5 MW直驅式風力發電機三排滾子主軸軸承的關鍵技術,成為國內 2MW 風力發電機組三排滾子結構主軸軸承的唯一供應商,打破了國際壟斷。2018年又成為遠景能源、華儀風能的合格供應商。
目前風電類產品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及主要增長動力,2019年公司風電類產品實現翻倍增長,占比也從2018年的37.75%大幅提升至2019年的53.66%,主要是因為下游風電整機行業景氣度上升,公司風電類產品整體型號尺寸加大,從而使得銷量同比大增22%,銷售單價更是同比大增64.9%至5.82萬元/件。也因為風電產品單價的大幅提升,其毛利率水平從之前的27%左右大幅提升至2019年的32%左右,但是風電產品毛利率仍然低于海工裝備和盾構機產品40%以上的毛利率水平。
2019年公司來自明陽智能的收入同比大增210%至2.56億,公司對明陽智能收入占比也從2018年的18%大幅提升至2019年的40%。
2018年公司偏航軸承、變槳軸承銷售數量在新增風電裝機量的市占率分別為5.42%、5.79%。目前公司風電類產品中近八成為偏航變槳軸承,風電主軸軸承收入占比在10%左右,下游主要客戶為湘電風能,2018年風電主軸軸承收入近240多萬,主要是湘電風能裝機容量下降,推遲了訂單交付時間。
盾構機軸承毛利率水平最高,但收入波動較大
盾構機是隧道掘進的核心設備,被譽為工程機械之母,也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標志性產品,目前廣泛用于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等城市地下空間,鐵路及公路隧道工程,引水工程及軍事隧道工程。大國重器第二季第三集《通達天下》里就提到了中國鐵建的超級盾構機,其有4層樓高,230米長的機身上,安裝著5萬多個零件,裝載著掘進動力、出渣支護等各類設備,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地下“航空母艦”。
目前中鐵裝備、鐵建重工、中交天和、三三工業、北方重工盾構機占領了國內 80%的市場份額,其中中鐵裝備盾構機市占率超24%,處于領先地位。公司為中鐵工程裝備盾構機關鍵零部件的合格供應商,2016年市占率為12.23%。
盾構機主軸承作為盾構設備關鍵核心部件,代表著軸承行業的最高技術水平。我國盾構機主軸承長期依賴進口,2009 年公司盾構機主軸承研制成功并實現銷售,應用于浙江三門核電站項目,實現了這一領域的進口替代,也因此盾構機的毛利率水平最高一度超48%。2016 年公司盾構機關鍵零部件銷量占比為12.23%,不過公司盾構機收入2018、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16.9%、-25.3%,收入占比從之前的14%左右下滑至2019年的7.16%。
隨著大型水上運輸船舶和港口的建設,對船用機械軸承和港口機械軸承的市場需求也保持著穩定的需求。目前我國特大型重載回轉支承主要依賴進口,公司研發的特大型重載回轉支承(外徑 8.8 米)已實現量產,并成功用于中國自制世界最大 1.2萬噸起重船“振華 30”號和上海三航局的 2,400 噸“三航風范”號風電船上。
向產業鏈上游延伸,毛利率高于同業
相比同業公司毛利率水平在31%,略高于同業21%左右的毛利率水平,主要是因為公司具備回轉支承完整產業鏈,掌握大型鍛件生產的核心技術,不僅為回轉支承產品所自用,還為其他風電軸承產生供應大型鍛件。且公司應用于風力發電機、盾構機的大型回轉支承類產品多為定制化產品,產品差異性,而光洋股份、天馬股份等同業主要生產汽車軸承和工程機械類軸承,該類產品基本已經實現標準化生產,市場競爭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