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我們的家鄉!
歌唱我們的祖國!祝我們的祖國生日快樂!
朋友們最近都被《我和我的家鄉》這部國慶檔電影刷屏,這些年家鄉的美好變化都呈現在我們眼前,為我們的祖國和家鄉而自豪。
聯合動力機組在電影中驚鴻一瞥,將西北治沙的推進和清潔能源的利用,巧妙而緊密的連接在了一起。
聯合動力向治沙人致敬!
這部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電影當中,有一個單元叫做《回鄉之路》,通過講述“沙地蘋果”經銷商喬樹林為幫助家鄉致富的故事,表達了對于以喬樹林為代表的毛烏素治沙人的敬意。
自1959年以來,一代代治沙人用他們年復一年的默默付出鋪就了這條回鄉之路,使家鄉的生存環境逐漸擺脫惡劣困境,黃沙換“綠顏”。同時,隨著扶貧攻堅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返回家鄉、留在家鄉。幾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使不可能變為可能,震撼人心,感天動地。
如今,在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毛烏素地區的沙化治理率已經達到了93.24%,毛烏素沙漠幾乎全被綠化,現在不僅看不到黃沙漫天,甚至連影片《回鄉之路》中的很多沙漠鏡頭都不得不借助于特效制作來完成。
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020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中指出,自1990年至今,全球森林面積縮小的速度明顯放緩。報告充分肯定中國在森林保護和植樹造林方面對全球的貢獻,并指出,近十年中國森林面積年均凈增加量為全球第一,且遠超其它國家。
2000-2017年全球新增的綠化面積中,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在全球森林資源不斷減少的情況下,無數的中國人,讓森林在中華大地上舒展。過去幾十年間,中國新增的森林面積甚至超過兩個法國的面積。

圖片:來自2019年3月螞蟻森林航拍

電影中的毛烏素沙漠位于中國的西北部,“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該地區是陜西風能資源最好的地區之一,而當初“為非作歹”的大風天氣,卻在如今被轉化為清潔能源,為當地新能源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正在做出積極的貢獻。
聯合動力和毛烏素緣起2010年
十年前,陜西省投產發電的第一個風電項目——國電陜西繁食溝風電場一期采用的就是聯合動力UP1500-82機組。自此之后,聯合動力的風機從“一棵棵樹”到“一片片林”,從UP1500-86/97、UP2000-95/115/121/130到UP3X00-156,不斷扎根在這片土地上。
到今天,毛烏素沙漠地區已有16個風電項目采用聯合動力風機,已裝機項目容量68.05萬千瓦,安裝期項目容量15萬千瓦。全部項目每年可發電18.26億千瓦時,年節約標煤55.7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0.52萬噸,減少粉塵排放量7.47萬噸,節水527.38萬噸。
清潔能源讓我們的家鄉變得更加美好,我們更要將綠水青山帶回我們的家鄉。
經中電聯發布,在2019年風電運行指標對標中,應用聯合動力機組的吉山梁風電場(二期)還被評為陜寧區3A優勝風電場,這也對促進當地清潔能源發展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十年間,聯合動力在見證毛烏素沙漠“綠進沙退”奇跡的同時,積極參與到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中來,也在不斷貢獻著清潔能源的力量。
在電影中,屹立在毛烏素的聯合動力風機,是時代的進步,更是象征著清潔的風電已在這片家鄉的熱土上生根壯大,治沙人向著沙漠進發的腳步,也正是聯合動力人向著更智慧清潔能源體系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止,從未猶豫。
聯合動力人始終與治沙人一起,為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為創造出更美好的家鄉,更為祖國的更加美好的未來,孜孜以求,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