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是指采取財政補貼方式,對能效等級1級或2級以上的空調、冰箱、電機等10類高效節能產品以及已經實施的高效照明產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進行推廣應用,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提高高效節能產品市場份額,有效拉動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由此可以看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促進節能,通過財政補貼,調動消費者購買高效節能產品的積極性,擴大高效節能產品市場份額,不斷提高用能產品能源效率。二是惠及百姓,使廣大消費者能夠買得起、用得上高效節能產品,享受到高效節能產品帶來的節電省錢的實惠。
具體來講:
推廣產品。根據產品總體能耗水平和高效節能產品市場份額等情況,今后三年,對能效等級在1級或2級以上的空調、冰箱、洗衣機、平板電視、微波爐、電飯煲、電磁灶、熱水器、電腦顯示器、電機等10類產品進行推廣。
補貼對象。購買高效節能產品的消費者和用戶。
補貼標準。主要根據高效節能產品與普通產品的價差,同時考慮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等因素確定補貼標準。根據產品能效等級不同,對1級或2級節能產品給予不同的補貼。例如《高效節能房間空調器推廣實施細則》規定,對能效等級2級的空調給予300-650元/臺(套)的補貼,對能效等級1級的空調給予500-850元/臺(套)的補貼。
補貼方式。生產企業按正常銷售價格減去財政補貼后的價格銷售高效節能產品,財政根據產品推廣數量和補貼標準對生產企業給予補貼,即采取間接補貼方式。其優點:一是中間環節少,推廣效率高。高效節能產品產業集中度高,由企業負責推廣,可充分利用現有銷售網絡,降低推廣成本;二是方便消費者,可操作性強。生產企業按照補貼后的價格進行銷售,與直接補貼相比,不增加消費者任何負擔,操作簡便,易于實施;三是責任明確、利于監管。生產企業作為高效節能產品推廣的責任主體,承諾產品質量、公布產品價格、在產品上專門標注“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字樣,便于社會監督。政府采取嚴格措施,加強監管,加大抽查和處罰力度,防止企業弄虛作假。
推廣期限。根據高效節能產品市場份額確定。在推廣初期,采取財政補貼方式給予支持;當高效節能產品市場份額達到一定水平(如30%以上),基本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生產,成本降低,財政不再給予補貼。
問:國家開展“家電下鄉”試點以來,“家電下鄉”政策市場反應熱烈,有效擴大了農村消費需求,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家電下鄉”涉及彩電、冰箱、手機、摩托車、電腦、熱水器、空調等產品。我們注意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也涉及到相關的家用電器,請問“節能產品惠民工程”與“家電下鄉”政策有什么區別?
答: “節能產品惠民工程”與“家電下鄉”一樣,財政補貼政策都是惠及消費者。但兩項政策側重點不同。
一是補貼對象不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面向包括農民用戶在內的城鄉廣大消費者;而“家電下鄉”面向的是農民用戶。
二是補貼產品的能源等級不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補貼產品為能效等級為1級或2級的高效節能產品,也就是高端產品,市場價格較高。而“家電下鄉”補貼的產品,受農村購買能力的限制,大部分產品是符合進入市場門檻的能效等級為3-5級的普通產品。
三是補貼方式不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和“家電下鄉”的最終受益者都是廣大消費者。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采取間接補貼方式,老百姓按補助后的較低價格從市場上購買高效節能產品。“家電下鄉”采用直接補貼方式。
問:通過您剛才的介紹,我們注意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產品多,影響大,財政資金投入也很大,那么請問“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預期效果如何?
答:經過3年努力,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預計可取得以下效果:
一是有效拉動需求。采取財政補貼政策推廣高效節能產品,每年可拉動需求4000-5000億元。到2012年,使高效節能產品市場份額提高10-20個百分點,達到30%以上,根本改變我國高效節能產品市場份額較低的局面。
二是促進節能減排。據測算,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每年可實現節電750億千瓦時,相當于少建15個百萬千瓦級的燃煤電廠,減排7500萬噸二氧化碳。
三是推動技術進步。隨著高效節能產品推廣規模的擴大和準入門檻的提高,將引導和促使企業加大節能技術改造,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四是穩定擴大就業。家電行業勞動密集,產業鏈長。隨著高效節能產品規模的擴大,將促進企業加快技術升級改造,完善營銷、物流、售后服務等內銷網絡,帶動增加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