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凌晨3點25分,在離岸48公里的江蘇如東河豚沙東北側,江蘇交控如東H5#海上風電項目58號風機葉輪與機艙輪轂順利完成對接,至此,該項目75臺風機全部吊裝完畢,海上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將于今年9月底全容量并網發電。
江蘇交控如東H5#海上風電項目是如東在建的省重特大項目——如東海上風電項目的子項目之一。該項目總投資約55億元,由陸上集控中心和海上風電場兩部分組成。陸上集控中心包括集控樓、設備樓、附屬樓等,主要負責海上風電的數據傳輸和風電監測控制。海上風電場規劃安裝1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和75臺4兆瓦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300兆瓦。
2019年12月海上主體工程正式開工以來,項目團隊先后克服新冠疫情、施工海域海況條件復雜、船機資源緊張、天氣多變等不利因素影響,從人員調配、設備供應、安全及施工措施等方面,統籌規劃、周密部署,做到了項目建設與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不誤,確保了海上升壓站平臺吊裝、220kV海纜敷設、首批風機吊裝、首臺機組并網等重大節點按期完成。截至今年7月底,如東H5#項目45臺機組已并網發電,累計發電2.56億千瓦時。
近一段時間,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形勢,項目施工方嚴格疫情防控,離岸不離“防”,一方面,每日檢測、報告施工人員健康狀況,全面查驗供貨船員通信行程卡、健康碼,確保疫情零輸入;另一方面,利用視頻會議進行云部署,減少人員流動、聚集,有效降低了疫情傳播的潛在風險,確保了海上防疫“無死角”,跑出了項目建設“加速度”。
江蘇交控如東H5#海上風電項目建成投產后,年上網電量約為9.4億千瓦時,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約2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2萬噸、二氧化硫約313噸,有利于緩解環境保護壓力,促進地方新能源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