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中國能建山西電建承建的大唐南澳勒門I海上風電項目220千伏海上升壓站上部結構順利發(fā)運,標志著該項目海上升壓站陸上安裝工作圓滿結束,海上安裝和系統(tǒng)調試作業(yè)階段正式啟動。
該項目為國家首批、南海首個220千伏全預制艙的海上風電升壓站,也是山西電建新能源業(yè)務領域提檔升級的首個海上風電項目。該升壓站上部結構作為海上風電項目的“心臟”,整體外形尺寸約43米× 43米×22米,單體重量約2550噸,是廣東所有海上升壓站中最輕的。此次升壓站上部結構裝船以滾裝的方式,頂托在運輸托架上進行綁扎固定,將從太重(濱海)公司的天津重裝碼頭發(fā)運,前往汕頭市南澳縣南部海域的勒門列島海域,進行約2400公里(1300海里)的海上運輸后,抵達風場海域。
在建設過程中,該公司充分發(fā)揮豐富風電建設經驗和電力承試一級資質優(yōu)勢,加強項目管理,精心組織施工,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地完成了各項節(jié)點任務,在天津濱海組合場地展開攻堅戰(zhàn)。項目施工人員迎難而上,日夜兼程,克服當?shù)爻睗駩灍岬膼毫訔l件,在39的酷熱高溫下,不僅保證工藝質量,電纜敷設也達到堅實耐用和整齊美觀的“雙標準”,僅用8天就自主完成220千伏海上升壓站高壓設備特殊試驗項目,為第二階段海上安裝和系統(tǒng)調試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該項目位于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南部海域的勒門列島附近,裝機總容量為245兆瓦,包括35臺7.0兆瓦風電機組,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和1座陸上開關站。該項目建成投運后,年發(fā)電量7.51億度,產值5.65億元,預計每年可節(jié)約標煤2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萬噸,節(jié)煤增電,助力低碳經濟,推動“3060”目標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