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60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面建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明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25%左右。
推動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頂層文件陸續出臺。“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成為當下和未來幾十年重點發展領域,以風電、光伏代表的新能源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加快構建清潔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
新能源產業是國家扶持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鹽城重點打造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在“雙碳”大背景下,作為“海上風電第一城”的鹽城踏上新征程,以更廣闊視角和更深層次產業發展思維,全力打造世界級新能源產業基地、國際綠色能源之城和國家新能源創新示范城市,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鹽城樣本”。
迎風飛舞,“海上風電第一城”賦能“雙碳”
海岸線長582公里、占全省61%,沿海灘涂面積46萬公頃、占全省70%,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米/秒,年等效滿負荷小時數可達3000-3600小時,沿海風電可開發總量占江蘇省風電可開發總量的2/3以上。過去十余年里,鹽城作為中國海上風電的排頭兵、主陣地,依托得天獨厚的風光資源,迎風起航,馭風而行,實施風資源的系統化、規模化、集中化開發與利用。“十三五”期間,鹽城風電裝機容量738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并網規模352萬千瓦,占全省61%,全國39%,全球10%。
推動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是鹽城落實“雙碳”目標任務的重要戰略選擇。如今,鹽城已基本構建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涵蓋風電研發設計、裝備制造、風場開發、工程安裝、運維服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豐風電產業園、阜寧風電裝備產業園、射陽新能源及其裝備產業園、東臺風電產業園等園區載體立起鹽城風電產業發展的“四梁八柱”。
鹽城風電產業的全面布局和快速發展,為鹽城爭當綠色轉型典范、實現“雙碳”目標筑牢基礎。在鹽城不久前公布的“十四五”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鹽城新能源產業要邁向兩個“2000”藍海: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裝機規模達到2000萬千瓦的目標。其中,風電裝機規模達到1538萬千瓦。截止今年9月底,海上風電并網容量390萬千瓦,預計今年底并網容量552萬千瓦。今年1-9月份,鹽城新能源產業開票銷售584.13億元,同比增長41.47%。其中,風電裝備開票銷售224.8億元,同比增長32.63%。
鹽城積極推動風電產業插上科技創新的翅膀,全面打通了產業發展的“最后一公里”,跑出清潔能源發展“加速度”。已經建成金風科技大型直驅永磁海上風電機組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中車電機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中材科技江蘇省風電葉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能海上風電技術研發中心等十多個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和技術服務平臺。金風科技等風電企業先后承擔了30多個國家、省部級風電研究項目,共取得400余件發明專利和實用型專利,參與數十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制定工作。
追風不止,國家級海上風電大基地呼之欲出
“雙碳”目標賦予新能源產業新的使命,煤電成本持續高漲,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成為能源轉型的主要方向。伴隨我國風電產業的日漸成熟,全行業正在推動海上風電產業邁向平價時代,促進風電成本的進一步降低,使其比火電、水電更具價格競爭力。
鹽城“十四五”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將立足近海、拓展深遠海,按照海上風電新增并網800萬千瓦的目標,分區域分批次有序開發資源,為風電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支撐。規劃一批單體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項目群,實施全產業鏈協同降本增效,推動海上風電實現平價,為集中連片開發海上風場提供“樣板示范”,到“十四五”末,建成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大基地。
平價時代,海上風電大基地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它可以降低海上風電的開發成本。據測算,同等裝機規模的海上風電項目,單體一百萬海上風電項目和拆分為多體的三十萬海上風電項目相比,成本大概下降5%左右。其次,海上風電大基地有助于推動海上風電產業鏈協同發展。第三,海上風電大基地可以帶動技術創新,有利于推動大功率平價機組以及施工和運維相關核心技術的研發應用。
根據全球能源互聯網合作組織的研究報告,要達到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目標,2030年風電、光伏裝機將達到18億千瓦,2050年風電、光伏裝機達到約55億千瓦,未來10年,風電、光伏年均新增裝機不低于1.2億千瓦,2030年到2050年,每年新增不低于1.8億千瓦。對于風電而言,平均每年要實現5000——6000萬千瓦以上的裝機。因此,鹽城建設國家級海上風電大基地可以說恰逢其時。
“十四五”期間,鹽城將在全國率先啟動建設遠海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探索布局海上能源島、海洋牧場、海上漂浮式光伏等一批創新示范項目,為國家海上風電向深遠海推進提供經驗和借鑒。聚焦風電產業鏈高端產品、關鍵技術和缺失環節,推進產業強鏈補鏈,重點招引主軸軸承、控制系統等風電關鍵零部件領域龍頭企業,全力打造一批具有行業引領地位的龍頭企業、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骨干企業、一批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高成長性企業。
電力消納是風電飛速發展中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鹽城超前謀劃布局,加強電網配套工程建設,加快推動沿海射陽、豐海500千伏輸變電工程進度,確保在建海上風電項目年底前全部并網發電。根據“十四五”新能源接網需求,加快推進直流跨江專線、特高壓輸變電等送出工程,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風從東方來,潮起正揚帆。在“雙碳”目標指引下,鹽城正以奮進者的姿態、以領跑者的風范,加快建設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大基地,堅定不移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創造綠色智慧能源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