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看陽江,綠色能源海上來。近年來,海上風電產業作為陽江的重點主導產業,由藍色海洋風能掀開了綠色能源發展的新局面,當前我市各大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碩果累累。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是我市率先實現全容量投產運行的項目,自投產以來,各大機組運行平穩,累計發電量超10億千瓦時,為綠色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場陸上集控中心,是匯集傳輸海上風電場電能的中心樞紐,大屏幕的實時畫面和數據,記錄了73臺風機的出力、發電量及海況環境。進入冬季,出海窗口期較少,但這正是“捕捉”風能的好時節,數名工作人員正在后臺密切監測著海上風電場風機的運行情況,遠程向風場設備發出指令,實時監控、管理風機設備。

中廣核陽江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部副總經理 賴俊榮:
這里是全場73臺風機實時監控的畫面。畫面可以看到每一臺風機運行的狀況,包括當前的風速、出力都能看到。通過畫面看到全場平均風速大概在每秒6米,全場的出力大概在12萬千瓦。從零點到現在累計發電量差不多已經接近160萬度電。
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位于東平鎮南側、海陵島東南側海域。項目布置73臺風機,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kV海上升壓站和1座陸上集控中心,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是當時國內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也是陽江市首個核準、首個開工、首個全面投產的項目。該項目創造了多項國內第一,刷新了我國海上風電建設多項紀錄,項目于2020年12月實現全容量投產運行,數據顯示,自投產以來,發電量累計超過10億千瓦時。

中廣核陽江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部副總經理 賴俊榮:
風力發電的基本原理是通過風機將大自然的風能轉化為機械能,再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整個發電過程不需要消耗任何燃料。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自投產以來,發電量累計超過1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約83萬噸,節約標煤約32萬噸,有著顯著的環境效益,對陽江市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當前,新能源已成為中廣核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推進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建設,是中廣核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實廣東省充分發揮廣東海洋優勢、打造海洋強省的重要舉措。結合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中廣核集團將繼續爭當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主力軍,推進陽江帆石一、帆石二共200萬千瓦的近海深水項目,預計2024年底全部建成。兩期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每年發電量超過6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約498萬噸,節約標煤約192萬噸,有顯著的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