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新能源業務,中國石油迎來又一重要項目。
11月底,隨著風機葉輪在百米高空與機艙精準對接,中國石油首個風電項目進展順利,項目首臺風機在吉林油田圓滿完成吊裝。
這標志著中國石油綠色低碳發展又邁出堅實一步,對吉林油田推進高質量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石油企業持續加強新能源頂層設計,推進項目落地,新能源業務正進入提速發展階段。
01、吉林油田大力發展新能源
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黨組經深入調查研究,為吉林油田量身定制了“三分天下”戰略布局,即穩油、增氣、發展新能源。
對傳統油氣田企業而言,新能源業務是一個新的領域。為了讓中國石油的“大風車”早日轉動,吉林油田積極搭建由新能源事業部牽頭、項目部組織落實、新能源有限公司協調推進的組織架構,全力推動施工計劃精準落地。
據介紹,在建的15萬千瓦自消納風光電項目共包括18臺風電機組,于今年8月初進入現場施工階段。11月下旬,克服了施工點多線長、地質結構差異大、物資調撥情況復雜等不利因素,乾情風場3號風機如期吊裝。
由于風力發電機組零部件調撥橫跨多個省市,吉林油田多方協調,保障了生產物資及時到位。截至目前,華僑風場1號風機、新立風場2號風機、乾情風場4號風機已陸續進入吊裝環節。
整個項目投產后,預計年上網電量可達到2.6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8.0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37萬噸。
目前,吉林油田按照“創建融合新能源產業發展,擴大綠色低碳經濟體量,再造油田陽光新產業,打造全新吉林油田模式”的愿景,正加速啟動15萬千瓦風光電、55萬千瓦風電和130萬千瓦風光電項目,全力推進各項目精準落地、加速前行,力爭早日實現綠色低碳轉型、高質量發展。
02、“三桶油”積極布局風力發電項目
風力發電作為新能源發電項目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吸引了“三桶油”積極布局。
▍中國石化
2021年12月,中國石化首個陸上分散式風力發電項目投運。
該項目位于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總裝機容量20兆瓦,安裝8臺2.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配套建設35千伏開關站一座。
分散式風力發電項目指風機位于用電負荷中心附近,不以大規模遠距離輸送電力為目的,所產生的電力就近接入電網,并在當地消納的風電項目。
大荔風電項目年上網電量約4286萬千瓦時,可滿足當地兩萬余戶居民清潔用電需求,大幅減排二氧化碳。項目由新星公司與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公司合作開發。
此外,中國石化也在積極布局海上風電項目。
今年,中國石化首個海上風電項目海南儋州CZ4-1海上風電場測風塔測風設備開始運轉,標志著中國石化海上風電業務發展邁入新階段。測風工作是風電場項目實施的第一步,主要為項目論證和設計提供基礎數據。
海南儋州CZ4-1海上風電場設計裝機規模600兆瓦,由新星公司負責實施。該項目利用海上風電設備建設,為海南煉化在建百萬噸乙烯項目提供綠電配套,為現有煉油和芳烴裝置提供綠電替代,助力海南清潔能源島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海油
2021年10月19日,中國海油首個海上風電項目江蘇海上風電場實現全容量投產運行。
江蘇風電項目海上風電場中心離岸距離39公里,規劃裝機總容量30萬千瓦,包括67臺風力發電機組、1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1座陸上集控中心、兩回路220千伏電纜。
該項目全容量并網后,年上網電量可達8.6億千瓦時,與同等裝機容量的火力發電裝置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27.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7.1萬噸,相當于種植約43萬畝樹林才能吸收的二氧化碳總量。
據介紹,未來,中國海油還將通過加快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建設,全力推動深遠海浮式風電技術的研究與示范,全面加速新能源業務發展,探索“風光發電+油氣產業”“風光發電+天然氣發電”“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等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綠色能源轉型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