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建是一家為中國乃至全球能源電力、基礎設施等行業提供系統性、一體化、全周期發展方案和服務的綜合性特大型集團公司,已與三一重能在風電領域展開多層次合作。
中能建玉龍風電場坐落于松原市前郭縣查干湖畔,映著“圣水湖”的千頃碧波,風電場安裝的三一重能風電機組穩定運行,源源不斷地將綠色能源送給千家萬戶。
Part1、技術領先 保障機組無故障
玉龍風電場總裝機容量50MW,共安裝了14臺三一重能SI-16436風電機組,風電場所處位置冬季溫度可達到零下40度,自2022年1月底并網至2023年1月底,風電場全年累計故障停機時長僅僅28小時,幾乎實現全年“滿勤”。為確保風電機組在低溫環境下能夠穩定運行,三一重能從風電機組材料選擇、控制策略、加熱系統油品選用等方面采取多項措施,提升其低溫環境適應能力。
“風電場風沙很大,一年刮兩場,一場刮半年。”三一重能服務經理李小雨說到。沙塵對風電機組葉片、發電機、齒輪箱等重要部件影響非常大。在葉片防護方面,三一重能為每支葉片前緣涂覆高耐候、高韌性的聚氨酯涂層,提高其抗風沙和抗老化的能力。在機艙防護方面,三一重能采用密封設計,安裝防塵濾網,可有效防止沙塵、柳絮等異物進入艙內。在運維階段,三一重能服務團隊堅持“上塔必清”原則,高頻清理防塵濾網,避免堵塞。
作為風電機組的重要大部件,三一重能生產的葉片采用了自動鋪層技術,遵循多導則、多軟件、多軸系載荷平行校核葉片強度的原則,對主梁、后緣梁材料進行合理選材和鋪層剛度優化,在各種復雜工況充分滿足凈空的要求,有效避免了東北區域高發的掃塔問題;對葉根鋪層進行合理優化,提升葉根剛度,控制葉根非線性變形,使材料達到最佳利用效率;在葉尖使用“三明治結構”,優化抵抗屈曲能力,降低了在大風條件下葉片的變形風險。
除了穩定性之外,對于客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發電量。三一重能風電機組采用了“低切入高切出”、長葉片、自用電優化策略、最佳功率捕獲等技術,全面保證發電量。玉龍風電場2022年1月底至2023年1月底發電量為1.82億千瓦時,年等效滿發小時數3649小時,超出預期數百小時,為業主單位創造數百萬元超額利潤。
Part2、運維可靠 客戶利益最重要
“自中能建玉龍風電場并網以來,貴司所屬查干湖項目部人員工作認真負責,按計劃開展現場風機500小時定檢、技術整改工作,能夠對工作中發現的各類缺陷及時處理,為風機穩定、高效運行、場站安全生產作出了突出貢獻。特此對貴司查干湖項目部人員這一年的辛勤付出給予表揚!”中能建業主在感謝信中對三一重能服務團隊給予高度認可。
三一重能開發的智能運維系統,可有效提升風電場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有望實現風電場無人值守,該系統通過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打通場站與集控中心的端對端聯動流程,對現場服務人員、集控調度人員協同管理,實現故障精準預警、及時修復,對風電機組全生命周期進行監測,保障發電效率。
“我們沒有休息日,業主需要我們的時候隨時都在。”服務經理李小雨說到。除智慧運維系統外,三一重能服務團隊也在為風電機組保駕護航。今年春節期間,雖然機組運行穩定,三一重能服務團隊仍然堅守在風電場,隨時準備為客戶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
三一重能將繼續秉持“高、大、長、輕、智”的技術主線,不斷加強技術創新,期待未來能與中能建達成更多合作,共同打造更多優秀標桿風電場案例,共同為實現“雙碳目標”積極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