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在泰州海事局的3艘海巡艇和4艘大馬力拖輪的精心維護下,有著“國內起重能力最大”之稱的“海峰1001”輪從靖江南洋船廠緩緩離開駛入航道下行。
據了解,該船長133.8米,型寬50米,型深11米,總重約28000噸,艉部右舷設2500噸繞樁式全回轉起重機,是國內迄今為止建造的起重能力最大的風電安裝平臺,完全實現設計、建造的國產化。
相較以往的拖帶作業,本次拖帶船型特殊,該船方形系數大,在拖帶過程中受風面積大,水阻力大,受風流浪影響占用水域寬度較大,操縱受限,且航程遠、耗時長,且途徑水域船舶密度大、通航環境復雜,不同航段也需采取不同的拖帶安全措施,拖帶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為確保“海峰1001”輪長江江蘇段拖帶作業安全,泰州海事局高度重視,堅持每一次都是第一次,多措并舉、靠前服務,全力保障航行安全。
高度重視,謀深謀全。組織拖帶參與各方召開拖帶通航安全保障方案專家咨詢會,針對拖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以及可能遭遇的緊急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保障措施和應急預案。
提前計劃,全面部署。結合轄區實際,科學制定維護方案,明確水上交通管理中心、快反處置中心、快反執法單元及相關部門任務分工,落實責任到艇到人,將各項安全監管措施及應急預案落到實處。
科學指揮,全程監控。快反處置中心實施全程監控,實時掌握周邊水域船舶航行動態,不間斷播發航行安全信息,提醒相關船舶采取措施提前避讓。加強信息服務和交通組織,做好與下游途徑轄區海事局的溝通聯系。
細化方案,加強管控。落實海巡艇全程維護,加大對滬蘇通長江大橋橋區水域、福北水道下口、渡運水域等重點水域的維護力度,確保平臺順利出江。
據悉,“海峰1001”2500T風電安裝平臺為自航自升式平臺,主要由主船體、主輔起重機、4個桁架式樁腿、4套齒輪齒條式升降系統等組成,適用于砂性土、粘性土或類似地質作業,最大作業水深70米。該平臺主要用于15兆瓦及以上機組設備安裝,可同時運載2套15兆瓦風機機組設備,可進行無限航區航行,滿足B級冰區航行,入CCS船級社,掛中國旗。該平臺可為未來海上風電設備、基礎施工提供更優解決方案,助力國家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