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国产,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看資訊 >其他消息 > 蘭州纖維 打造一流碳纖維生產企業

蘭州纖維 打造一流碳纖維生產企業

2023-06-15 來源:蘭州日報 瀏覽數:492

作為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碳纖維生產基地,蘭州纖維專注碳纖維生產制造已有15年之久。而這被稱為“新材料之王”的碳纖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戰略性新材料。尤其對制造業而言,它既是需要著重解決的量大面廣的先進基礎材料,又是制約發展的關鍵戰略材料。15年來,蘭州纖維通過加強科研團隊建設,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了從無到有、從依賴進口到自主研發、從部分替代到國產升級的重要突破。

   
  
  蘭州藍星纖維有限公司
  
  
  
  技術工人實施作業
  
  作為一名跟碳纖維打交道14年的“材料人”,讓馬磊欣慰的是,碳纖維國產化率與日俱增,蘭州碳纖維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如今擔任蘭州藍星纖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州纖維”)總工程師的馬磊,可以說是見證了碳纖維產業在西北大地上扎根、發展與壯大。馬磊說,作為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碳纖維生產基地,蘭州纖維專注碳纖維生產制造已有15年之久。而這被稱為“新材料之王”的碳纖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戰略性新材料。尤其對制造業而言,它既是需要著重解決的量大面廣的先進基礎材料,又是制約發展的關鍵戰略材料。15年來,蘭州纖維通過加強科研團隊建設,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了從無到有、從依賴進口到自主研發、從部分替代到國產升級的重要突破。
  
  1 善借他山之石 突破關鍵技術
  
  六月,初夏時節,記者來到西固區,走在蘭州纖維的大道上,看到辦公樓兩側成片的綠植生機勃勃,墻面上“科學至上”四個大字耀眼奪目。
  
  馬磊告訴記者,公司創建于2008年。那時,碳纖維技術仍被日本、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所壟斷,國產纖維行業正處于艱難的起步階段。“當時碳纖維大多依賴國外進口,而且價格不斷上漲,甚至進口碳纖維渠道一度中斷。”馬磊介紹,面對國外技術、裝備、產品的三重封鎖,蘭州纖維和國內其他碳纖維生產企業一起開始“摸著石頭過河”,自主探索研發碳纖維生產工藝。
  
  蘭州纖維面對挑戰,迎難而上,趟出了一條通向先進工藝技術、前沿科技成果的碳纖維生產之路。“要想發展碳纖維產業,我們必須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借他山之石,巧琢己身之玉。”馬磊說,2008年,蘭州纖維自主引進“NaSCN一步法”,后續根據自身生產情況,對引進工藝不斷升級改造,最終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碳纖維生產技術。據介紹,該工藝具有生產流程短、設備能耗低、單線產能大等特點,更適合制造低成本、工業級的大絲束碳纖維。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蘭州纖維獲資1.04億元啟動“50K原絲技改項目”,歷時一年,項目建設成功,公司原絲生產線從24K升級為50K。2019年,“50K原絲到碳纖維一體化生產項目”全線通過,50K大絲束碳纖維產品正式誕生,蘭州纖維由此開辟了國產碳纖維制造研發的新階段。2020年,蘭州纖維《千噸級NaSCN法50K大絲束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項目,通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省部級項目技術成果鑒定,專家組一致評定認為,蘭州纖維的50K碳纖維生產技術,已達國際化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大絲束碳纖維產品的市場空白,打破了大絲束碳纖維依賴進口的局面,為我國碳纖維事業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2 巧琢己身之玉 建強人才隊伍
  
  碳纖維,被譽為“黑色黃金”和未來材料領域“皇冠”上的“明珠”,究竟貴在何處?
  
  碳纖維細如發絲、輕若鴻毛。其直徑大概5-7微米,十來根合在一起才有一根頭發絲粗;并且密度僅有鋼的1/5、鈦的2/5、鋁的3/5,具有輕質特性。纖細輕量的碳纖維,同時又強如鋼鐵。一束標準12K(1K表示一束碳纖維絲中含有1000根原絲)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可承受約130公斤重量。特別是在3000攝氏度的無氧高溫下,別的纖維早已化為灰燼,碳纖維卻安然無恙。
  
  碳纖維優異的力學性能,加上耐腐蝕、抗氧化、不生銹等諸多令其他材料望塵莫及的能力,多作為增強材料加入到樹脂、金屬、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構成復合材料,是當之無愧的新一代增強纖維之王。
  
  外表纖細、用途廣大的碳纖維,其研發制備卻異常艱難。馬磊介紹,碳纖維產業,區別于其他的高新技術產業,融匯了多領域多學科的專業技術,包括化工聚合工藝、原絲紡織以及氧化、高溫碳化處理工藝等,是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這就對該領域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能力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切實加強公司科研團隊建設,促進團隊自主創新能力,構建大絲束碳纖維市場核心競爭力,蘭州纖維成立科研團隊及其工作機構,通過建立攻關項目,集中技術力量,落實主體責任,實現提升原絲質量與碳化運行負荷,提高碳纖維模量與原材料轉化率,穩定長周期生產運行,開拓碳纖維復合材料業務。
  
  3 設備國產化升級 碳纖維未來可期
  
  在設備國產化進程中,蘭州纖維還十分注重技術創新和經驗積累,生產車間內運行著大大小小近700臺生產設備,其中200余臺設備已完成國產化替代和升級。
  
  此外,蘭州纖維已成功申請專利50余項,授權專利25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16項。同時,針對下游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及發展,設立了技術研究中心,有效增強了大絲束碳纖維研發、生產及下游復合材料應用的知識產權保護,極大提升了蘭州纖維生產技術的核心競爭力。2020年底,蘭州纖維通過多項資質審核與重重篩選,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目前,蘭州纖維與北京化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長春工業大學、開封大學等高校院所,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中藍晨光設計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聯合開展過多次實驗合作,先后完成了《高性能碳纖維國產化關鍵技術研究》《高性能碳纖維專項》《新型高強高模高韌樹脂基復合材料基礎研究》《大絲束碳纖維用高性能樹脂合成及復合材料制備工藝研究》等省部級及市級科技計劃項目。
  
  “蘭州纖維將繼續貫徹踐行創新發展戰略,堅持以‘依法合規、誠信經營、科學至上、創新興企’為理念,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矢志打造‘科技驅動的一流碳纖維生產企業’,為客戶、股東、員工創造更大價值,為行業升級、社會進步貢獻更多力量。”馬磊說。

【延伸閱讀】

標簽:

閱讀上文 >> 遠景發布《零碳行動報告》,宣布實現全球運營碳中和
閱讀下文 >> 歐盟碳關稅(CBAM)將會遭遇哪些國家的反對?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jiechangshiye.com/news/show.php?itemid=68679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看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冈市| 定州市| 乐平市| 友谊县| 黑山县| 延长县| 孝感市| 邮箱| 沈阳市| 根河市| 绩溪县| 灵石县| 乌兰察布市| 新密市| 闸北区| 哈尔滨市| 正蓝旗| 西贡区| 大庆市| 环江| 安福县| 栾城县| 开鲁县| 华安县| 汪清县| 驻马店市| 成武县| 贡觉县| 泾川县| 钟祥市| 灵山县| 武川县| 夹江县| 海林市| 南阳市| 达日县| 疏附县| 丹阳市| 苍溪县| 休宁县|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