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国产,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看資訊 >產業政策 > 2025年產量達5000噸以上!湖南益陽區域性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碳谷”三年行動方案公開

2025年產量達5000噸以上!湖南益陽區域性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碳谷”三年行動方案公開

2023-06-29 來源:小果歷史 瀏覽數:543

2025年產量達5000噸以上!湖南益陽區域性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碳谷”三年行動方案公開|碳纖維|益陽市|湖南省_網易訂閱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88AV6SB0537M6SH.html

   5月23日,湖南省益陽市人民政府印發《益陽市打造區域性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碳谷”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方案》明確將以益陽高新區為主體,以金博股份為龍頭,集聚一批技術先進、效益良好的碳基復合材料生產、應用和服務型企業,打造國內一流、省內領先的區域性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碳谷”。
  
  2023年計劃新引進碳基復合材料產業鏈企業3家,產業鏈年產值突破52億元,年創稅收6億元以上。
  
  2024年計劃新引進碳基復合材料產業鏈企業4家,產業鏈年產值突破65億元,年創稅收9億元以上。
  
  2025年計劃新引進碳基復合材料產業鏈企業5家,產業鏈年產值突破80億元,年創稅收12億元以上。
  
  充分發揮金博股份的核心引領作用,全面落實碳谷產業園項目建設計劃,完成投資不低于100億元。圍繞金博股份產能擴張、新產品研發生產,如期推進金博股份碳粉制備、金博氫能、京舟股份碳納米管、益大碳纖維、金博碳/陶剎車材料、金硅科技硅碳負極等項目落地建設,確保金博股份先進碳基復合材料擴大產能。
  
  方案全文如下:
  
  益陽市打造區域性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碳谷”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為夯實我市碳基產業基礎,引導產業鏈企業集聚,向高質量、高性能、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加快打造區域性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碳谷”,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基礎條件
  
  2004年,黃伯云院士團隊完成的“高性能碳/碳航空制動材料的制備技術”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次年金博科技(現金博股份)落戶益陽高新區,開啟了碳基復合材料民用探索之路。目前,我市以益陽高新區為主體、以金博股份為龍頭的碳基復合材料產業已初具規模。一是產業發展恰逢其時。碳基復合材料是目前新材料產業中最為活躍和迅猛發展的領域之一。湖南省已制定出臺碳基材料產業鏈三年行動計劃,建設國內先進的碳基復合材料研發和成果轉化基地,我市加快碳基復合材料產業發展處在難得的機遇期。二是產業集聚初具規模。2022年全市碳基復合材料產業完成產值42億元,現有金博股份、華拓碳素等碳基復合材料產業鏈企業20家,其中本土上市企業1家。“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產業集群”入選省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培育名單。由金博股份主導建設的碳谷產業園,規劃用地2700畝,已供地超過1200畝,總投資約200億元,已列為省、市、區重點產業項目。三是產品技術優勢明顯。金博股份是國內領先的先進碳基復合材料制造企業。全市碳基復合材料企業與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產學研合作關系,與隆基股份、中環股份、晶科能源、中科星城、神力科技等國內知名企業實施戰略合作項目58項。擁有國家級、省級研發機構、雙創中心、技術中心20余家,科技成果和專利技術轉化率達到70%以上,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地方標準5項。我市碳基復合材料及相關產品出口美洲、東南亞、東歐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四是產業配套逐步完善。舟山變及擴容工程、川潭變工程、直供天然氣次高壓管道工程已建成投運,大東部供水系統改擴建工程即將開工建設,將有效保障碳谷產業園項目水電氣需求。碳谷產業園項目二期正加速推進,已完成投資近100億元,金博股份產能擴建項目已投產,金硅科技、京舟股份、金博氫能、益大科技等關聯企業將陸續建成投產。
  
  二、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融入“強省會”戰略部署,聚焦高性能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碳化硅材料、石墨及石墨烯材料等重點領域,堅持“集聚化、規模化、高端化”發展方向,瞄準“做大規模、做強產業、做響品牌”基本目標,以益陽高新區為主體,以金博股份為龍頭,集聚一批技術先進、效益良好的碳基復合材料生產、應用和服務型企業,打造國內一流、省內領先的區域性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碳谷”。
  
  (二)發展目標
  
  1.規模效益。到2025年,實現碳基復合材料產量達5000噸以上,實現年產值80億元以上,年創利稅12億元以上,產值年均增長25%以上,實現就業5000人以上。新引進大型碳基原材料企業2家以上,中小型碳基復合材料應用企業及關聯服務型企業5家以上,確保碳谷產業園系列項目投產達效。
  
  2.創新能力。到2025年,碳基復合材料產業重點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基本達4%以上,工業技改投資年均增長12%以上,新增發明專利50件以上,新增企業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等國、省科技創新平臺3家以上,力爭在國、省科技獎勵方面實現突破。
  
  3.企業培育。到2025年,將金博股份培育為產值超50億元企業,培育產值超10億元企業2家以上、超5億元企業3家以上、超1億元企業10家以上,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5家以上,上市企業達2-3家;新制定國家或省級行業標準5項以上,新創建國家級、省級企業品牌10個以上。
  
  4.智能(綠色)制造。到2025年,在碳基復合材料領域新培育數字化標桿企業5家以上,上云上平臺企業10家以上,推進企業“實數融合”;落實“雙碳”戰略,為企業進行能耗診斷服務,全面完成全市規模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等任務指標,力爭創建省級以上綠色工廠達10家以上。
  
  (三)年度計劃
  
  2023年:新引進碳基復合材料產業鏈企業3家,產業鏈年產值突破52億元,年創稅收6億元以上。
  
  2024年:新引進碳基復合材料產業鏈企業4家,產業鏈年產值突破65億元,年創稅收9億元以上。
  
  2025年:新引進碳基復合材料產業鏈企業5家,產業鏈年產值突破80億元,年創稅收12億元以上。
  
  三、重點任務
  
  (一)明確空間布局,提高畝均效益。保障項目用地需求,全力支持益陽高新區發展方向區劃定,確保碳基產業園納入發展方向區。科學謀劃功能分區,高標準編制碳谷產業園詳細規劃(規劃用地共2700畝),保障金博股份擴產及其子公司項目落地,引導相關碳基復合材料企業協同發展,助推產業鏈升級整合。以畝均效益評價為導向,切實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到2025年,力爭碳谷產業園內單位面積投資強度達200萬元/畝以上,單位面積稅收產出強度達20萬元/畝,把碳谷產業園建設成為投入產出樣板區。(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二)精準招商引資,完善配套供給。瞄準碳基復合材料產業領域“三類500強”、上市企業和行業龍頭,吸引投資5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落地。聚焦碳基復合材料產業鏈上游碳粉(纖維)、微晶石墨加工,引進吉林碳谷、光威復材等原材料生產企業;著力做大產業鏈中游,引進美蘭德炭素、博云新材等更多碳基復合材料制備企業,強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積極拓展產業鏈下游,吸引晶科能源、隆基股份等光伏、半導體行業企業,不斷提升產業鏈上下游融合、配套供給水平。(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三)圍繞龍頭企業,加快項目落地。充分發揮金博股份的核心引領作用,全面落實碳谷產業園項目建設計劃,完成投資不低于100億元。圍繞金博股份產能擴張、新產品研發生產,如期推進金博股份碳粉制備、金博氫能、京舟股份碳納米管、益大碳纖維、金博碳/陶剎車材料、金硅科技硅碳負極等項目落地建設,確保金博股份先進碳基復合材料擴大產能。(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四)突出企業培育,鼓勵品牌創建。支持金博股份等龍頭企業增資擴產,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突破50億元。重點支持碳基復合材料企業開展各類品牌培育試點示范,力爭獲評一批國、省品牌。構建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力爭到2025年,新增碳基復合材料規模企業10家以上,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家以上,新增國、省單項冠軍企業(產品)2家以上。(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五)搭建科創平臺,加強新品研發。加強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研究院的產學研合作,支持現有碳基復合材料研發平臺提質升級,新增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動站1個,新增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省科技創新平臺3家以上。搭建碳基復合材料產業鏈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協同創新平臺和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引導國內外科技成果在園區轉化。聚焦關鍵領域碳基復合材料需求,鼓勵金博股份等龍頭企業牽頭,開展燃料電池核心“卡脖子”碳紙材料制備、富氫尾氣收集存儲等技術攻關與新產品開發,持續拓寬碳基復合材料產品的應用領域。推薦一批重點產品列入“五個100”產品創新工程,推動納入制造強省項目庫。(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科協,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六)加強配套建設,提升承載能力。碳谷產業園內水、電、路、氣、訊、排污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投入不低于3億元,2023年完成3條35KV、5條10KV電力專線的建設任務。至2025年,相關配套建設總投入不低于10億元,為形成新的集聚效應和增長動力提供有力支撐。加快益陽傳化“公路港”物流項目(二期)建設,力爭在2025年底前投入使用。(牽頭單位:益陽高新區管委會;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國網益陽供電公司)
  
  (七)優化金融服務,強化人才支撐。支持金融機構為碳基復合材料中小企業提供股權質押、知識產權質押、首批次保險等金融創新產品和科技信貸服務。支持碳基復合材料企業上市,支持符合條件的碳基復合材料企業通過IPO、銀行、債券市場等途徑融資,按相關政策給予補貼。借力中南大學的平臺效應,以金博股份等“中南系”企業家為引領,落實益陽人才新政,實施碳基復合材料高層次人才引聚計劃與技能人才培訓計劃。鼓勵國內外碳基復合材料領軍人才、專家、留學人員帶項目或技術到益陽高新區創新創業,支持有關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創新實踐基地建設,支持企業與本土職業院校開展產教融合合作。力爭到2025年,引進碳基復合材料相關行業專家、領軍人物等重點人才10名以上,高層次人才(碩士及以上)人才200名以上。(牽頭單位:市政府金融辦、市委組織部;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八)積極合作對接,融入發展大局。積極融入全省碳基產業鏈發展,加強碳基復合材料產業靶向對接,鼓勵企業跨市合作,推進人才資源整合、技術協同攻關、產品相互配套,與長沙碳谷產業園協同發力,爭創國家級“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產業集群”。同時,立足我市碳基復合材料產業實際,突出特色、找準定位、集聚發展,在政策支持、訂單拓展等方面爭取國、省支持。(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益陽高新區管委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益陽市打造區域性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碳谷”三年行動指揮部,由副市長楊智華任指揮長,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職能部門成立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技術創新、企業服務等工作專班。指揮部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實行緊密型、扁平化管理,踐行一線工作法,確保三年行動出特色、出亮點、出成績。益陽高新區成立相應工作機構。
  
  (二)優化發展環境。結合貫徹落實《益陽市推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試行)》,支持益陽高新區出臺碳基復合材料產業發展專項扶持政策,從財稅、投融資、人才引進、科技創新、品牌創建等方面,對碳基復合材料企業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碳谷”產業園建設運行監測體系,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碳谷”集聚。加強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調度,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促進我市碳基復合材料產業做強做優做大。
  
  (三)強化督查考核。由“碳谷”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相關工作的督查考核,對“碳谷”建設發展指標實行清單式管理。督查考核分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對指揮部成員單位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評,考核結果按程序納入績效考核內容。
  
  附件:益陽市打造區域性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碳谷”2023年重點任務分解表
  
  
 

【延伸閱讀】

標簽:

閱讀上文 >> 日本2萬億豪賭太陽能新技術,能超越中國嗎?
閱讀下文 >> 北京發布重要方案-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方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jiechangshiye.com/news/show.php?itemid=68904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看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山市| 阿拉善左旗| 灵宝市| 卢氏县| 屯留县| 宜都市| 名山县| 当雄县| 福贡县| 兖州市| 蓝山县| 岳阳市| 怀柔区| 池州市| 奉化市| 延长县| 讷河市| 遵化市| 集贤县| 栾川县| 安达市| 西充县| 深泽县| 伊宁市| 宜兰市| 岚皋县| 冀州市| 巩留县| 阿鲁科尔沁旗| 寻乌县| 沾化县| 峨眉山市| 石嘴山市| 平陆县| 视频| 西畴县| 永年县| 长葛市| 肃北| 龙山县|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