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電氣風電啟動“頭雁”項目(標桿風場),匯集經典優質項目,從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溯源成功的必然因子。

中廣核黑龍江青岡分散式風電場
本期將從中廣核黑龍江青岡分散式風電場溯源,探尋電氣風電在分散式風電這一應用場景下的優質案例。
在2023年7月初召開的“2023分散式風電開發及新技術應用研討會”上,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會長柳地表示:“分散式風電憑借單體規模小、建設周期短,可就近接入配電網、就地消納等方面的獨特優勢,裝機規模已從2013年底的33.6萬千瓦增至2022年底的1344萬千瓦,逐漸與集中式風電、海上風電一道成為拉動我國風電開發的‘三駕馬車’。”
同年7月,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科技開發服務中心對2022年度全國風電場生產運行指標進行了統計評比,并公布了《關于公布2022年度電力行業風電運行指標對標結果的通知》。其中,包括中廣核黑龍江青岡分散式風電場在內的多個采用電氣風電機組的風場、區域獲獎。
在“中國猛瑪象故鄉”
讓綠色電力流進大街小巷
中廣核黑龍江青岡分散式風電場所在的黑龍江省綏化市青岡縣,是“中國猛犸象故鄉”。青岡縣隸屬于黑龍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腹地,南鄰省城哈爾濱市120公里,西接油城大慶市90公里,東與海倫市、望奎縣隔通肯河相望,北連黑河市。風機位置周圍地勢開闊,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海拔高度在178米左右。

中廣核黑龍江青岡分散式風電場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7MW,安裝有3款共計6臺電氣風電生產的風機,項目所產生的電能分別接入八里橋和青中地區,就地消納。
-40°C、5730萬千瓦時、5A級風場
應用電氣風電深度定制開發機型
該分散式風電項目位于負荷中心附近,利于消納,避免了“棄風”問題。項目自2021年5月18日正式投產以來,其優異表現獲得業主單位認可。2022年,該項目發電達5730萬千瓦時。
據悉,該地區氣溫可達零下40℃,基于成熟的技術水平,該項目所應用的電氣風電生產的3款不同機型機組:W2100-126-120型、W3450-146-120型和W2500-146-120型,均表現優異。

數字化運維
助力項目少人值守至無人值守
優良穩定的風機性能是基礎,全覆蓋、響應快、精細化、全面數智化的運維服務則是保障機組可靠運行的重要砝碼。

為進一步提高運維效率,該項目與附近其它項目,采用多項目統一管理模式。除風機500小時檢修、半年和全年常規維護工作外,依托全面數智化技術,通過風場實時數據采集及故障分析,項目運維同事快速響應,準確定位故障點,助力中廣核黑龍江青岡分散式風電場項目實現少人值守至無人值守。

據中國風能協會的測算,全國69萬個行政村,假如其中有10萬個村莊可以在田間地頭、村前屋后、鄉間路等零散土地上找出200平方米用于安裝2臺5兆瓦風電機組,全國就可實現1000GW的風電裝機,蘊藏著巨大的成長空間。
2023年,電氣風電攜卓刻平臺機組完成大慶油田風電項目首秀,該分散式風電項目也開啟了油田新能源建設新篇章。未來,電氣風電將積極探索,因地制宜地開展分散式風電開發,實現風電的多場景應用、多行業覆蓋,助力能源轉型融合發展,為雙碳目標的推進多渠道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