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歷時五個半月,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海上升壓站主體結構及電氣設備安裝全部完成,通過發運驗收,并將完成升壓站出運前的最終調試。

升壓站發運驗收現場
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220千伏海上升壓站接入容量為400兆瓦,站體采用甲板結構,高度相當于12層樓高,面積相當于13個標準籃球場大小。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團隊充分考慮福建地區海域情況,設計全室內H型走廊,確保后期升壓站運行過程中人員能快速抵達各檢修點。站內主要設備間布置有巡檢機器人,基本能夠實現海上無人值守及現場安全生產需求。
為實現年度工程建設目標,升壓站引入船舶建造所用的“倒裝法”,極大提高了建造工效。據統計,一個300兆瓦體量的升壓站,建造周期一般需要9個月,但項目部錨定目標節點、砥礪攻堅之志,在新工藝、新技術的加持下,本站用不到五個半月的時間就完成建造,創造了又一個“三峽速度”。

升壓站主體建造及電氣設備安裝完成
回想建設初期,項目組在接到6個月完成升壓站建造工期任務時,大家都認為這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面對巨大挑戰,漳浦項目部沒有后退半步,海工事業部也派遣精兵強將加強項目部力量。
設計階段:總承包方和設計方緊密聯系、優勢互補,把問題解決在前端,經過日復一日的挑燈夜戰,保障了施工圖供應。
建造階段:鋼材供貨緊縮,項目組就追到鋼結構廠,現場跟蹤每一爐鋼,1個月內完成了所有鋼材備貨;建造資源吃緊,他們就盯在車間,24小時輪班跟進,與分包單位一同協調人員、設備;出現“卡脖子”問題,他們就吃住在現場,秉承三峽人精細化、穿透式管理的優良傳統,抱著“務期必成”的堅定信念,頑強拼搏,攻堅克難。最終,項目組團結一致,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必勝信念,提前完成建造任務。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后臺對點
項目“大心臟”——海上升壓站的發運驗收,標志著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邁入了新的階段。在集團新能源戰略部署下,三峽上海院海上風電項目管理團隊將繼續保持高昂斗志,永攀新高峰,為項目首批并網和年底安全、準點全容量并網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