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王星”)自主研發的智能挖溝機順利完成某風場區間海纜后沖埋保護施工作業,該項目的成功充分驗證了海王星公司在海上后挖溝業務領域的工程實力!

由于海上風電發展迅猛,我國近海海域風電開發已近飽和,未來將逐漸走向深遠海。海纜埋設成為海上風電項目的重要施工環節,海纜的埋設質量直接決定了海上風電設備的服役期和供電連續性,在海上風電行業內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視。而海上風電后挖溝施工的核心技術關鍵點是通過傳感器系統尋找并識別事先已敷設于海底的電纜,使設備能夠準確的檢測電纜的行走方向。

海王星公司作為一家在海洋工程領域深耕多年的民營企業,堅持“順用海洋,造福人類”的社會使命,對自有裝備工法、工藝進行創新,最終研制出高性能的“非接觸自行走履帶式挖溝機”。該智能挖溝機水下機動性、適應性、挖溝能力等方面比起傳統的挖溝犁更具優勢,更適用于在后挖溝環境下對海底電纜進行二次埋設。同時,它還能夠精準探測到深埋于海底的風機電纜,對風機電纜進行高精度的定位,在風電場等風浪較大的海域中也能發揮出優勢。
非接觸自行走履帶式智能挖溝機配備七大軟件系統和四大硬件設備,主要性能如下:
1.滿足海底管纜挖溝作業施工需要。
2.適應海底地形,主動巡管纜路由適應性行走。
3.最大作業水深150m。
4.最大挖溝深度5m。
5.適應最大土壤抗剪強度250kpa。
6.水下自行走,最大速度10m/min。
7.最大埋設管纜外徑1000mm。
該智能挖溝機具體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遠程遙控,通過信息技術實現對挖溝機的姿態,工作狀態等進行隨時監控和調整。
2.強力挖溝,本裝備配套有大功率高壓水泵,溝型寬度達6米,深度達5米。
3.尋管精準,裝備配有七大軟件系統,配有TSS440,精度達厘米級。
4.操作簡便,集軟件操作、聲吶系統、視頻監控、定位系統、HMI電流顯示、尋管系統集中控制,實時監控。

海王星公司船舶資源豐富,具有4艘多功能專業管纜鋪設安裝船。自1993年成立以來,在海纜鋪設施工及搶修服務上戰績累累,截止目前,在國內已累計安裝了500多公里的海底管纜(其中海底軟管約320公里,海底電纜約220公里)。

基于海王星技術和業績的雄厚積淀,在海洋裝備上已形成獨特的專業能力。設計、制造、施工服務是海王星長期積累的傳統優勢。本次海王星自主研發的智能挖溝機在海纜鋪設及搶修服務中成功應用,又一次證實了該公司的綜合實力。未來,海王星將繼續秉承“持續改進”、“客戶滿意”的服務宗旨,助力海上風電可持續發展。